第157章 我随处走走,微服私访一下民情(1 / 2)
由于马匹的稀缺,还有牛的情绪更稳定等原因,长安城中到处可见牛车。这些牛车都靠右行驶,井然有序,没有丝毫混乱的迹象。牛车的屁股后面都兜着布袋,拉在地上是要被罚款的。行人和牛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交通井然有序。这是因为前年的时候,御史大夫马周,制定出了《仪制令》,李世民看了之后觉得相当好,以文书形式公告天下。别的地方执行如何不知道,反正长安好好的执行了。要不是这个仪制令,像长安这种超大城,不知道得混乱成什么样子。虽然没红灯停绿灯行的说法,但却遵循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的原则,已经非常完善。从后世的血淋淋案例来看,没有半点错误。比方轻避重,那些不避让大货车的,往往都争着去投胎了,再不济也坐着轮椅养老了。那些少不避老的,往往被咒骂。去避来,对应的就是转弯让直行。贱避贵,更没必要多说。就从这一道命令,就可以看得出来,大唐的文明与繁荣。也只有这种文明繁荣的环境,才能够滋生出这样的命令。不像某个地方,都快要接近现代了,还到处拉屎拉尿。街边各个路口,都可以看到一到两个‘雪人’。这些‘雪人’的存在,让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守秩序。除了新来长安的,谁都知道这些‘雪人’,是当今皇帝手下的鬼神军团。不知其军团名字,以鬼神而命名。别看他们不言不动,好像雕塑一样。谁要是敢招惹,就可以被抬着回家了。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或者地痞流氓,砍你没商量,砍了都找不到地方伸冤。曾经,本地人都恨不得躲这支鬼神军团远远的。结果发现到处都有,看久了大家也习以为常。知道只要当他们不存在就好了,他们不会主动找任何一个守法百姓的麻烦。反而是让曾经在长安城中策马狂奔的纨绔,一个个全都改换了职业,着实让长安城平静了不少。长安的一百零八坊市,总体以东贵西富的格局来,以朱雀大街为分界线。东边有一些庶出的公主或者皇子以及郡王的居住地,像前隋的萧皇后现在就住在东边其中一个坊市中。也有一些办公用地,比方说驿站等等。西边,各国富商,各种市场,佛道甚至包括波斯的寺庙都有。除了一百零八坊市,外围还有皇家园林等等,真可谓壮观至极。可以这样说,除去科技带来的一切东西,此刻的长安城比后世的大城市还要壮观,无愧于当前的世界第一。也就难怪,从贞观盛世开始,连乞丐都看不上外国人,不接受外国人的施舍。李承乾和苏婉去的,是西市所在的地方。就一个西市,店铺就超过四万家,哪怕是随便逛逛,一天逛过上千家店铺,那也得花上四十天。这里三教九流,堪称全亚洲的货物都集中在这里。东市也有这样的存在,不过规模小得多,但都是给权贵服务。皇宫里需要的一些东西,就是在东市采购的。在专门的地方停好马车,缴纳了一些费用之后,李承乾就和苏婉一起打着两把油纸伞,开始在西市逛起来。时不时就能看到昆仑奴搬着东西走过,也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外国人。但他们在这里,通通说的是大唐的官话。大唐的影响力能够辐射到全世界,形成唐人街,都是这些外国人带出去的。苏婉的目光,一般在那些店铺打转。李承乾的目光,主要是在一些街头巷尾打传。有乞丐乞讨,也有自主插标卖身的。不能说常见,反正也不少。在目前来说,也不算什么事,李承乾却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至少在他有生之年,要做到再也没有这类存在。“不用看,要买什么你就去买呀!”李承乾说。他早就注意到了苏婉的神色。女人爱逛街买东西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见苏婉看过来,李承乾又说:“你不用跟在我身边,我走不丢,你也丢不了。到处都是我的兵,他们会看着你的。等你买好了,随便跟一个我的兵说一声,我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好吧?”苏婉不好意思道:“郎君,你去哪里?”能让李承乾陪着自己出来,对苏婉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毕竟李承乾是皇帝,身份可不是一般人。她也没指望,李承乾能陪着自己逛店铺。“我随处走走,微服私访一下民情。”李承乾指了指街头巷尾。苏婉恍然大悟,原来李承乾愿意陪自己出来,是来微服私访来了。她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觉得这才是皇帝该干的事。“那好吧,那……”“去吧去吧……”李承乾挥挥手,加快脚步往前方走去。苏婉看着李承乾打着油纸伞的背影,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没有人面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