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曲辕犁出,可曾意识到工部的力量?(1 / 2)

加入书签

明明是很热血沸腾的一番话,足以名传千古。

结果弯一转,给他们狠狠一棒。

“嗯?众卿为何如此安静?”李承乾好奇道。

众臣心中无限吐槽“妈的,这么安静不是你干的吗?

现在来装无辜,是不是太晚了?

这当皇帝的,怎么一个个心那么黑呢?”

看似工部扩编跟他们无关,实际上关系太大了。

工部虽然是六部之一,但在权力上却不大,至少在朝政权力上不大,属于辅助部门,潜规则中下三部之一。

听李承乾这意思,这是要把工部大大提升,甚至是把工匠大大提升,这就不得不让大家警惕了。

碗里的东西就那么多,谁多分了,其他人自然就会少分,是根本无法避免的。

但,如果现在反对的话,那不就等于他们刚刚喊的是空话吗?

骑虎难下,把众臣憋得差点出内伤。

现在大家只希望,大佬们赶紧发言制止。

他们官太小了,生怕一发言就被李承乾找借口给砍了。

只有大佬出头,不用怕轻易被砍。

“嗯,众爱卿,你们是饿了,没力气说话了吗?

没关系,朕是很通情达理的,可以马上让膳食局送点东西来填填肚子。”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李承乾却一副看笑话的样子。

工部尚书段纶,脸上的表情诡异极了。

死死抓着自己的胡子,嘴巴要裂开,又赶紧闭上。

此时此刻,他是最高兴的。

但是,他却不敢弄出任何声响,生怕众臣把目标转移到他头上。

工部苦啊,无论哪一部只要缺东西了,就来找他们要,简直像个下人一样。

要是按照当今陛下的意思,工部做大做强之后,那可就不只是个苦力部门了。

直接高大上起来,谁还敢给他脸色看?

终于,唐俭站出来,苦着脸道“陛下,工部异常消耗钱粮,如此做的话,只怕民部撑不住啊!”

“嗯?唐爱卿,二十年税收的钱粮,今年都撑不住?”李承乾反问。

“这……臣不是这个意思。

或许陛下对工部的运转,不是那么的了解。

他们有时候,把拨款全部消耗完毕了,却什么东西都拿不出来,净是一些乱七八糟没用的东西。

如果大量支持工部扩建,这种现象必然更加严重,消耗起来简直是无底洞。”

段纶神情激动的盯着唐俭的背影,想要狠狠的说道说道。

可仔细一下,好像真是这样,尤其是少府监。

不管是各种东西的工艺改良,还是任何一方面都非常的耗钱。

偏偏有时候忙活一年半载,屁用没有。

李承乾点头道“唐爱卿,你错了,朕非常清楚,工部有多么的耗费钱粮!

可,因为耗费钱粮就不去做了吗?

大唐想要发展各方面,工部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并且永不过时。”

李承乾抬手指着资源地图问“试问诸位爱卿,上面如此多的土地,我大唐想要占领下来,难道只靠诸位爱卿的两条腿吗?

哪怕是依靠马,日行千里也要好几年,才能够在这地图上走一圈。

诸位爱卿,你们能想象一道政令下达过去,好几年才传到边疆。

结果这道政令却过时了,那种绝望吗?

你们能想象,当朝的皇帝已经驾崩,偏偏他最后的政令却还没有走到边疆吗?

你们能想象,分封的诸侯国已经叛乱结束,新的王都继位了好几年,诸侯叛乱的消息才传过来吗?

若是有那么一天,请问那些地方,还是我大唐的土地吗?”

众臣一想那个场面,无话可说。

“刚刚诸位爱卿,还与朕一同喊着人定胜天,难道就站在这里空想吗?

我华夏文明,从远古的刀耕火种到今天,工具改变了一次又一次。

正因为这些工具的改变,各方面的效率大大提升,才能有如今庞大的疆域。

如若连马车都还没有,连战马都还没有驯服,难道靠着两条腿,统治如此庞大的疆域吗?

工部耗费钱粮甚多是事实,朕却不能因噎废食。

当然,朕也不是只会下令,未来的工部,朕会经常光顾。

关于所谓的奇技淫巧,朕还是略懂一二的!”

说着,李承乾招招手,武媚娘再次抱着一堆纸张出现了。

这熟悉的一幕,让大家都好奇起来。

上次这么搞,是因为水泥技术,那这次呢?

伴随着殿内将士的辅助,很快下发完毕。

这是一张图纸,左上角标志三个大字——曲辕犁!

曲辕犁究竟是谁发明的,谁也说不清。

只知道在历史上,唐朝末期的时候,最先出现在江东地区,一开始叫做江东犁。

李承乾把这东西弄出来,就是告诉大家,他可不是在瞎搞。

技术这方面,他也是懂一些的。

曲辕犁本身构造就很简单,无非就是在使用直犁的阶段,没有人想到该这么去改进。

有时候,一个灵感,足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