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镇之行(一)(1 / 3)

加入书签

第58章沂镇之行(一)

天曦九年的秋天。

刘子晔带着一行人,在根据西关王所留地图标记,她向太子要到的封地之中,成功再次标记和安置了又一座铁矿和铅矿。除此之外,因为接下来在她计划当中要进行的大量的工程建设,她还另外选择了一处采石场与木料场。

不过,目前她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人手,将这两处场子建设起来。只在确定了这两个石料场与木料场之后,第一时间将方位,以及她对这里的规划,详细写了一封信,传回西关侯府。

石料与木料本就是这个朝代的人,所最常见的材料。对这两个场子的具体建设,她完全用不着像那一处铁矿场一般,花费如此大的心力。杜晖收到自己的信,便会量力调度和安排。在她的计划当中,一旦蒸汽机把工程动力提起来,她就必然是要把水泥这种基础建设必杀神器给大量生产出来。那么到时候,石料就必不可少的材料。此时的刘子晔,正停马在一座丘陵的高坡之上。从她停驻马头望出去,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周朝北部戎狄八部聚居的部落草原。深秋的季节里,举目望去,看到的都是已经枯黄的野草,以及一座又一座,黄白帐顶的帐篷。

像是秋日里开出的大喇叭花。

蒸汽机的改良应用、接连新开辟的矿山、以及这过去的一两个月内,杜晖在虞城各地安排,使她明显感受到了积分增长速度的恢复。绷紧了多日的神经,稍得放松。

刘子晔在这里下了马,迎着山风问:“按照咱们行进的方位,这里想必就是草原八部的氐族领地了吧?”

靳劫在她身后也同步下了马。

此时听到刘子晔提问,他走近了几步,眼望了片刻前方的草原,颔首道:“是。”

“你倒是方位感也很不错。"刘子晔夸赞。靳劫听了,再次颔首道:“不过也都是跟着小侯爷学的。”“在你来王府之前,是西关郡沂镇人,那里也可以算是西关郡最靠近八部边境的村镇了。可曾走过这座山脉,到八部去看过?”“未曾。”

靳劫回道。

刘子晔转头看过来,瞧着她家私卫队长那张没有表情的脸。“你还能再多说两个字不?跟本侯爷说话,还这般惜字如金?”“小侯爷恕罪。”

靳劫顺从的赔罪,又补充说:“属下的镇子上倒是有人或因为生计、或因为亲族招引,过了此山,去氐族抑或者羌族部落谋生的。但属下的家人,一来自祖上就是世居的汉人,对汉人朝堂的血脉情分在,二来不擅交际,并不识得郡夕人士,贸然离开故土,到陌生的土地去谋生,终究不算是什么好的选择。所以,属下自小也就没有什么机会往这座山的另一面去过。”“那你自己呢?如今你身高腿长,也没有如此想过?”靳劫思忖片刻,摇了摇头:“不曾。八部如何比得上大周朝?”这处山坡顶的视野极好,刘子晔带着的人就在这里停驻了下来,暂时休整。虽然是秋天,但金黄落叶铺了满地的景致,与清爽的凉风,也吹得人心情畅快。

刘子晔想到距离此地最近的西关郡十三镇之一,沂镇。从这座山头下去,往回走不过百里,就能到沂镇镇口。当然,这所谓的百里,道路可是相当不易行这里是中高海拔地,下了这片峰峦叠嶂的山脉群,还要渡船过一条朔川的支流,因为地势的关系,这条支流在边境地带水势湍急。这片又是山又是水的地带,也就成为了一道天然的大周朝与八部的边境线。她问靳劫:“你是沂镇人。去年冬天,我们从沂镇走过那一趟时,竟然没听你提起。”

“小侯爷大事要紧,怎能因这些细枝末节耽误了日程。"靳韵道。刘子晔一边点头一边道:“古有大禹治水,八过家门而不入。今有靳队长拆房开矿,两过家门而不入。这么看,本侯爷的卫队长,将来也是大贤!”听刘子晔这般说,靳劫知晓她这是放松之下,拿自己消遣。他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大贤奉明主。那小侯爷您就是明主了。”刘子晔听了倏然转过头来,直直看进了靳韵眼中,似乎是在探究靳韵这句话中玩笑的成分有多大。

靳韵很诚恳的回视,似乎只是就着她的话随口说说。罢了,刘子晔站起身。

她临时起意,对靳劫道:“你多久没有回过沂镇了?不如回去一看?”靳劫闻言一怔。

“怎么?“刘子晔看他这不多见的反应,好笑道:“近乡情怯了?”“并不是。”

“那是什么?“刘子晔问。

“只是沂镇不比虞城侯府,且除了去年冬天同小侯爷一起快速回了一次之后,已经久未回镇。家宅空置日久,恐小侯爷住的不习惯。”“本侯爷有什么好不习惯的?你瞧着我风餐露宿的难道还少吗?”刘子晔不以为意的道:“况且,咱们回去绕一趟沂镇,可以称的上顺路。本侯爷还真能让我的卫队长,再来个三过家门而不入吗?赶紧带路。”“是。”

靳韵颔首,一队人马整理了行装,就由靳韵带着队,朝着沂镇的方向出发了。

到了朔川支流河岸渡口,这条河因为多少有些大周朝边界线的意思,一直都有边军驻守河岸渡口。刘子晔带着的一队人,人数不多,又因为她的身份在,驻守的兵士,将这和河岸最好的几条船腾了出来,将西关小侯爷一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