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追击,绝不能让曹丕逃往塞北,为祸(1 / 3)
这喝声如同惊雷一般,震到所有魏卒的心中。
他们一震,目光纷纷看向曹丕。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为了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天子,究竟值不值得付出生命的代价。
曹丕掠过一道寒意,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冷风穿透全身,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看着城下那混乱的场景,和城上士卒们动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与不安。
“放箭,射杀那叛贼——速速放箭!”
曹丕瞬间恼羞成怒,疯狂大叫起来。
曹丕这一声怒吼,,在魏军阵营中激起了层层惊涛骇浪。
左右魏军将士们,原本就处于紧张戒备的状态,此刻又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惊得混身一颤,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惊惶之色。
要知道,城门外边此刻还聚集着不少自己的兄弟。
他们同样是魏军的一员,同样怀揣着对大魏的忠诚与热血。
徜若此时放箭,箭雨可不会分辨敌我,岂不是连同自家同袍都要一同射杀?
这等违背人性的做法,让魏军将士心中自然是涌起担忧与抗拒。
“陛下,万万不可啊!”
一将领心急如焚,忙单膝跪地,满脸焦急劝阻道。
“刚才对自己人放箭,那也是为了尽快关闭城门,防止敌军趁机涌入,实在是无奈之举啊。”
另一将也赶忙站出来,拱手作揖道:
“可现下情况不同,城门外皆是我们的同袍,怎么能对他们射箭呢?”
成公英见状,也急出言劝说道:
“陛下,此时万不可冲动行事,若此刻放箭,不仅会寒了将士们的心,更会让大魏军心涣散,后患无穷啊。”
此时的曹丕,早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双眼通红,尤如一头失去了理智的野兽。
他马鞭一扬,咆哮道:
“他们迟早也是死,与其被汉军残忍杀害,死于箭下倒要痛快得多——”
成公英听闻此言,顿时嗔目结舌:
这是什么歪理邪说?
曹丕却完全不理会成公英的惊愕,继续大喝道:
“弓弩手听令,立刻放箭!谁若敢不放箭,军法处置,朕绝不姑息!”
在曹丕这严厉的威胁之下,弓弩手们面露苦色,心中充满了无奈,但军令如山,他们不敢违抗。
最终,弓弩手们只能咬牙闭眼,朝着城下胡乱射起箭来。
一时间,箭如雨下,带着冰冷的杀意,朝着城下扑去。
城下处。
张苞原本正密切关注城上的动静,突然听到放箭的呼喊声,脸色瞬间大变。
他万万没料到,曹丕竟如此心狠手辣,为了所谓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同袍。
此时,城门已紧紧关闭,胡遵也已战死。
若为了宰杀几个被曹丕遗弃的魏卒,便让自己的骑兵冒险冲锋,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毕竟,每一个骑兵都是汉军的宝贵力量,损失一个都令人痛心。
想到这里,张苞当机立断,喝令全军迅速撤退。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汉军如同潮水一般,放弃了杀戮,迅速脱离战场,呼啸而去。
此时,城下只留下了千馀魏军。
他们原本还怀着一丝生存的希望,却没想到等来的竟是自家弓弩手的箭雨。
在密集的箭矢攻击下,魏军将士们纷纷中箭倒地,痛苦的哀嚎声在城前回荡。
“陛下,汉军撤了!”
就在这时,一将匆匆跑来,对着曹丕厉声劝说道。
曹丕听到汉军撤退的消息,原本狂躁的情绪终于渐渐冷静下来。
他挥了挥手,示意停止放箭。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杀声和箭声逐渐平息,整个天地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
曹丕缓缓向下张望,只见城前遍地伏尸,血流成河。
那些倒下的士卒,大部分都是自家的将士,死在了自家的箭矢之下,死状凄惨。
看到这一幕,曹丕的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悔恨与痛苦。
“砰!”
曹丕一拳打在城垛上,坚硬的城垛被他的拳头震得微微颤斗。
他满脸恨意,咬牙切齿道:
“胡遵啊胡遵,你这烂计,又令朕折损了半数精兵,朕就不该信你,不然也不会沦落至此,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
曹丕为了推卸责任,将所有的过错都一股脑地推给了已死的胡遵。
眼见曹丕如此没有担当,成公英不禁摇头叹息,心中对这位君主的失望又增添了几分。
“陛下,胡遵已为国牺牲,此刻再责怨他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成公英站出来,正色道:
“再说这次兵败的责任,臣以为实在不能全怪胡遵,并非他一人之过。”
成公英这话明显就是在指责曹丕也有责任,曹丕听后顿时语塞。
他没想到成公英竟然如此不给面子,当众让他难堪。
但此刻的他,却不敢对成公英发火。
毕竟,如今兵马已损,他已陷入穷途末路,方寸大乱。
接下来,还得靠成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