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池(2 / 2)

加入书签

下,和诸位同僚相同,臣也以为南越国此举有示好之意,但…”

她顿了顿,说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大汉之边,岂有别姓之国?″

前面那句是赵匡胤说的,后面则是她自己加上的话,但对于殿中这些人来讲没什么区别,都是第一次听说,也都挺震撼的。“南越王虽然一心向汉,但南越国民大部分都是些椎髻凿齿,断发纹身执民,更何况以吕氏为主的原住氏族并不亲汉”打南越这个决定真不能怪刘彻穷兵颗武。

当年赵佗攻下南越后没几年中原就开始大乱,先是天下反秦,而后又有楚汉之争,赵佗便趁着这个机会闭关锁国直接称王了,因为中间隔着茫茫五岭,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与汉通,没有源源不断的中原文化输送进来,肯定还是本土文化更占优势啊。

再加上几个南越本土氏族的撺掇,现在整个南越国中也就是大王赵婴齐最亲汉了,普通百姓对待大汉的态度要么仇视,要么厌恶,或者漠视,反正……都不怎么好。

吕嘉这个丞相当得和中后期的曹操没什么区别。虽然秦朝时给南越带去了中原的技术、粮种、农具等,但南越天气热,不太需要布料,气候温暖,有川泽山林之饶,食物常足,就算不种地,也能去山材里当个野人摘香蕉,反正怎么也饿不死。

南越居民的骄傲在于,他们对上大汉时并不怂,天朝上国又咋了,我还笑你们吃不饱饭呢,有本事你们来打我啊!

所以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用到南越身上更合适。闻棠说完自己的想法,正准备听听那些大臣们又能说出怎样的话来反驳自己,没想到这次秒跟团的人变成了刘彻。

“闻卿之言有理有据,恰好切中汉越双方关系的要害。"刘彻道,“数年前朕曾派使者出昆明以通大夏,昆明之地民风险恶,善寇盗,曾数次截杀汉使,今又赶上南越之事,对越昆双方用兵皆需水战,我大汉不善用船战逐。”诸位大臣额上莫名冒出汗珠,总觉得陛下又会想出什么新的幺蛾子!果然,刘彻直接说出自己目的:“故朕决定发天下故吏伐上林苑中棘木,造一座三百余顷,能容纳下百艘装备戈矛,设有瞭望台的楼船大水池给士兵们练习水战。”

陛下,您这么任性的吗?

邻居给你送来俩宠物,你要凿池子去干人家?闻棠:“陛下此举甚好啊!”

诸位大臣:?

不是,广牧君你……

从前没看出来,你居然还有当佞臣的潜质啊!刘彻口中的这个大池子应该就是未来的昆明池,建造它的确很劳民伤财,现在资金紧张,如果刘彻要建造个什么柏梁台,建章宫之类的,那闻棠肯定阻止,但这个昆明池它不光能训练水军,还有别的作用。“在长安西南边的沣水和潏水之间开凿此池,建成之后,不仅能教习水战,还能用来蓄水,保证长安城中供水,解决干旱时水源不足的问题。”嘶,此时刘彻和大臣们脑子里同时冒出问号。天子只是说要凿个池子,你连地点都替他找好了吗?不过……这个蓄水的功能,听起来的确很有用。闻棠继续助攻:“若风调雨顺,并无战事时,此池还能用来养鱼,以给诸陵祠,其余放到长安东市上卖,又能为国库填上一笔。”别说了,别说了,再说下去的话我们都要倒戈陛下了。不过这样看来,陛下确实英明,原本他们以为这次是还想从前一样想要大兴土木,没想到居然能从三种不同方向来考虑问题。闻棠:“陛下圣明。”

诸位大臣:“陛下圣明。”

刘彻:………l)

刘彻陷入迷茫,就很难绷。

历史上他是明年才开始建造昆明池的,因为明年长安会有大旱,为了蓄水和练兵才建造的昆明池。

但是现在,今年夏天并没有旱灾,他开凿这个的初衷只是用来练兵的啊,至于那个什么卖鱼填补国库之法,那是汉昭帝刘弗陵时才执行的政策,刘彻真是一点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群臣说的没错,朕确实圣明!

刘彻没有考虑过为什么闻棠能这样快接过他的话题,并贴心地将凿池地点原因都为自己想好了。

他只是认为这是闻棠和自己很有默契,闻卿懂朕的每一个想法。闻卿可是大汉甘棠,是朕的心腹之臣啊。

实际她的心腹之臣半个时辰前还想拿把加特林突突他。这并非是为了刘彻的享受,就算有人不想对南越昆明开战,那总不能连水利工程都反对吧?刻在汉人骨子里想法,但凡要建什么有利民生的建筑,即使革勒紧裤腰带也要建,于是开凿昆明池这件事就这样完美定下。说完凿池子的事,闻棠又向他报告灌钢厂明日即可开始锻造钢铁这件事。朝中有些不灵通的,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听完闻棠的报告后,心中第一反应为:你不是搞农业的吗?现在怎么又研究上冶铁工艺了?农业、纺织、治铁、医疗、军事、还要兼职当仙人的使者,分析神仙想法,平日里策论也没少写。

广牧君,要不你请两天假吧,否则会显得我们很没用。啊不,不能请假,一天都不能请。

因为朝中文武找不出人来接替你的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