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惩贪开源,两难自解(1 / 2)
皇帝发话,户部、工部和礼部三位尚书欣然应下,其余殿上百官看到陛下执意修仙,他们心中不论作何想法,目前都不敢再进言劝谏。
从龙榻上站起的嘉靖,敲定修建宫殿的念想,心中喜悦,背负双手在大殿上踱着步子。
他想要修建宫殿,还真和在大明朝时候的目的不一样。
迈入练气期大圆满,识海中觉醒了庆国天命。
未来修仙路上,需要凭借庆国数千万百姓愿力塑造神位,开创无上仙朝,提高自身修炼速度。就必须重塑庆国万民信仰,让庆国百姓将祖祖辈辈信奉的神庙,换成自己这位一国之君。
重塑信仰并非一日之功,还没法强迫别人信仰,就算让鉴查院把刀架脖子上让人名义改信仰,心底要是不幸还是在做无用功。
对于这种情况,嘉靖决定走上层路线,自下而上开始改变庆国信仰,先从在庆国皇宫里兴修一座新的祭祀宫殿开始。
数千万平民百姓暂且管不着,整个庆国皇室、公卿以及这些京都官员,都要跟自己一起重新祭祀,将信仰扭转过来。
让庆国上层先开始改变信仰,嘉靖认为并不难,纵观古今历史,让国家上层改变信仰最简单,因为这些人的信仰最不坚定。
无论是前世时候的东晋谈玄论道、引入佛家信仰,到后来的武则天大力崇佛,背后都是有实在的利益考只要有足够利益驱动,这些所谓的王朝上层,改变信仰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因为这些人都是十足的功利之徒,嘉靖对此深以为然。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个王朝的上层信仰发生改变,传递到中下层,时间久了也会影响下去,最终改变整个国家所有人的信仰。
这就是嘉靖为什么,要从皇宫兴修【玄穹宝殿】开始,作为改变庆国信仰的第一步。
殿上嘉靖踱着步子,殿下百官躬身低头,摸不清楚陛下最近的路数,殿下官员谁都不敢再说话,生怕搅了陛下的兴致。
“林相。”殿上踱步的嘉靖,忽然将目光转向躬身肃立的林若甫。
“先前赖御史和几位大学士,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兴修宫殿必定耗资靡费。
一座、两座从内库或国库里出钱还行,要是时间久了。
以后修建四百八十座,或者成千上万座殿宇道观,内库和国库里的这点儿钱就不够看了。”殿上踱步的嘉靖脸上露出沉思。
??”
殿下群臣听到嘉靖这话,全都呆住了,“搞了半天,您老人家不是一时性起啊。
修建一座殿宇还不够,还想着以后修建四百八十座宫殿道观,虽然不知这道观是何物,听起来能和殿宇放一块,肯定也是类似的东西。
修建一座小殿宇就要耗资数百万两,按照陛下您老人家这种搞法,未来大家都砸锅卖铁算了,庆国不亡实在天理难容。”
心中所想,百官虽然不敢说出来,但不妨碍大家脸色为难,这个时候谁要是还敢站出来大包大揽,大家肯定要认他是个“英雄好汉”。
就连之前听到兴修宫殿心中喜悦的工部尚书,现在听到这话,脖子下意识地缩了回去,生怕皇帝一会儿点到他,将这个宏伟任务交给工部来办。
“陛下,庆国目前处处都在用钱,从内库和国库里拨钱修【玄穹宝殿】,尚且足够应付,今后要是修建数百上千座宫殿,恐怕要伤及国本。”林若甫忍不住了。
一直当和事佬的他,听到陛下这番匪夷所思的高论,只得拿出一国宰相的职责,试图让陛下打消这个念头。
“此事不急。”嘉靖摆了摆手,语气洒然:“修建宫观非一日之功,日后再详细商议,倒是林相方才说到了点子上,不论是修建宫观还是赈灾济民,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要是光靠内库和国库,庆国处处开销,钱总是不够用。
朕知你们难,朕也难,大家都难,但不能因为诸事难办,便都不去办。”
说话间,嘉靖嘴角泛起一抹诡谲笑容,他早就想到这一点。
今后改变庆国万民信仰,兴建宫殿道观,以自己名义传播道门信仰,种种事情都要花钱,指望这些人为自己赚钱,还不如他亲自动手。
嘉靖将目光转向身侧,瞥了一眼侯公公,后者顿时心领神会,从袖中拿出一本小册子。
在嘉靖的示意下,侯公公拿起手中册子,当着群臣疑惑地目光下,开始高声念道:“江南路,柯州知州侵吞灾民田产、虚报灾民户数三千七百户,侵吞朝廷赈灾银八十二万两。
强占民田八千亩,伪造地契,转卖豪绅获利三百万两。
私设【河捐】【路捐】等杂税,中饱私囊逾数百万两,总计贪污数额高达八百万两。”
“江南路,鹜州通判,伙同他人经营青楼妓院二十六家,逼良为娼者四百余人。
勾结漕帮走私盐铁白糖,累积孳息二百六十万两,为官七年贪污总额六百五十万两。”
“东山路,濮州知州,走私东山海珠,偷逃税银累计八百五十万两。”
“东山路,焦州……贪污六百万两”
“沧州路,蓟州巡察使……贪墨四百万两。”
“太原路,煤州知州……贪墨一千万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