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震撼!陈卿开创电影新流派(1 / 3)
其实试镜《亡命驾驶》才是颜丹沉提前结束进修班学习回国的主要原因,她生怕自己真的等到6月份再回国,陈卿新电影选角就结束了。
为了能尽快回国,她真的是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进度,这才提前一个月完成所有课程。
“还在青影厂,还是余老师和王老师。”陈卿提醒道,“不过颜师姐,主角早就已经确定了,现在面试的,都是一些配角,你确定要去试镜吗?”
“你这电影肯定也是冲奖的吧,真给我主角我还不敢演呢。”颜丹沉对自己的演技还有数的,就冲北电毕业这一点,就演不了冲击欧洲三大电影的主角。
北电大导为什么都爱用中戏的演员,这“优良传统”为何传了一代又一代,不就是因为中戏的演技好?5月10日,《活埋》完成所有的剪辑和后期工作,在小放映厅里进行了放映。
这次除了谢非、田庄庄、王流等老熟人外,还把贾科长也请了过来。
贾科长的《站台》刚刚闯荡过2000年第57届威尼斯电影节,入围了主竞赛单元,虽说最终没能斩获什么大奖,但在威尼斯还是有些关系的。
事实上的确是这样,贾科长不仅是自己来的,而且还带了一个重磅嘉宾一MK2的创始人兼CE0马林·卡米兹。
MK2是欧洲艺术电影的主要买家,经常通过威尼斯电影节挖掘新锐导演,而马林·卡米兹本人也多次担任威尼斯的评委,可以说MK2在威尼斯非常有关系。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马林·卡米兹和2001年第58届威尼斯评审团主席南尼·莫雷蒂私交莫逆。当然,马林·卡米兹和田庄庄的基友马可·穆勒私交也非常好。
“师弟,我的《站台》在威尼斯没拿到主竞赛单元的奖,你的《活埋》,可一定要扳回一局。”虽说见面不多,贾科长跟陈卿很聊得来。
为啥?
因为贾科长跟陈卿一样,也是文学系的。
虽说都是出自北电,不过贾科长跟张国师、跟陈诗人,就感觉不如跟陈卿亲切,因为那俩都是外系的。“《站台》是一部好电影,没拿大奖只是缺了一点运气。”陈卿其实根本没有看过《站台》,但这也不妨碍吹一嘴。
马林·卡米兹跟陈卿其实也算老相识了,当时《狩猎》在戛纳拿了金棕榈的时候,MK2也想买版权的,只不过最后没能竞争过福克斯探照灯。
“陈导,你的《狩猎》在欧洲上映了,票房非常漂亮,听说在华夏票房也非常好。”马林·卡米兹用一种颇为惋惜的口吻说道,“如果早知道《狩猎》票房这么好,当初我一定不会把这么优秀的电影让给他人的。”
“马林,听起来你错失了《狩猎》很遗憾啊。”贾科长插话说道,“你可以把《活埋》买下来,弥补一下当初的遗憾。《狩猎》的票房已经很夸张了,而《入殓师》的票房比《狩猎》还要夸张,看见了没,我这个师弟的电影票房就没有差的。”
“这将是我的荣幸。”马林·卡米兹向陈卿伸出了手,“陈导,期待这次与你的合作。”
“马林先生,也期待跟你的合作。”陈卿也握住马林·卡米兹的大手。
马林·卡米兹对陈卿的新电影可是非常期待的,但是当《活埋》放映后,荧幕上却什么都没有,没声音,没画面,只有一片黑暗。
当这黑暗持续了快半分钟的时候,他忍不住偏头问身边的贾科长,“放映出问题了?”
“应该……没问题吧?”贾科长也有些不确定了,哪有电影一开始不给任何信息,直接一片漆黑的?正要问问陈卿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几声比较轻微的呼吸声传来一不是来自于现场的某个人,而是源于影片。
贾科长和马林·卡米兹知道了,这一片黑暗并非放映故障,而是电影剧情。
很快他们就知道为何会有这一片黑暗了,因为主角躺在一口棺材里,这黑暗正是主角的内部视角。“开头这段黑暗真是妙啊。”马林·卡米兹这时候才品味到那段黑暗的玄奥:“连我们这种局外人都觉得漫长,那么身在棺材内部的主角,该是何等煎熬?”
“是啊,太让人窒息了,不知道这个倒霉蛋什么时候才能从棺材中出来。”贾科长将翘着的二郎腿放下,仅仅只是一个开头,他便感受到了《活埋》的不简单。
等《活埋》的剧情走到一半的时候,贾科长快疯了,影片的视角竞然还在黑暗的棺材之中!观影到了现在,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猜测一一该不会,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主角都一直在棺材里吧!
如果真是这样,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疯狂至极一一全片只有一个角色,一个场景,这种电影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
电影还能这样拍的?
原版的《活埋》是在2010年的,那个时候已经有《狙击电话亭》在前,但是在2001年,影坛从未出现过如此极简主义的叙事,就算是一些话剧,都没有《活埋》这么极端的设定。
这种极简主义叙事、封闭空间的实验,简直就是一枚“异类炸弹”。
可以说陈卿这是开创了一个电影的新流派啊!
贾科长可以想象,这部《活埋》如果拿到威尼斯,会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