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温迪与B9避难所(4K)(1 / 3)
清晨。
温迪依旧如往常般早早地醒了。
这个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脸贴着柔滑的枕套,时不时伸手打着哈欠。
淡黄色的光线如同薄雾般漫进狭小的房间里。
并非纯粹自然的阳光,而是人造光线。
伴随着一阵机械嗡鸣,通风系统加大了换气频率,将循环过滤后的空气泵入每个居住舱。
带着一丝消毒水和合成氧气的冰冷气味。
是的,温迪所身处的并非地面上的城镇,而是一座地下避难所。
微微仰起头来,温迪的视线落在了对面墙上那张泛黄的植物图鉴上一一那是她从避难所旧物回收处偷偷保存下来的。
图鉴上的向日葵,正朝着一个叫“太阳”的东西生长。
看着看着,温迪不禁揉了揉眼睛。
和以前一样,昨晚她又梦见地面上的生活了。
梦里她站在一个巨大无比的空间里。
没有金属天花板,没有嗡嗡作响的通风管道,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蓝色穹顶一一那颜色比她在水培实验室最健康的藻类还要清澈。
空气里是湿润的、带着腥甜的泥土味,还有某种令鼻腔发痒的植物芬芳。
光线也不一样。
不是避难所照明系统那种均匀的惨白,而是流动的、有温度的光芒。
想到这,温迪眼中不由得流露出些许惆怅之色。
“地面上的世界,现在到底是什么样了?”
随着时间来到6点30分,墙上的显示屏自动亮起,显示出了今日的避难所公告。
早上的个人房间卫生整理、聆听监督者晨间训词、分批使用公共洗漱设施、领取合成营养套餐。上午的日常劳作。
中午的集体观看教育影片和居民社交。
下午的日常劳作加例常生活压力测试。
傍晚的礼堂集会、强制适龄居民参加的生育促进课程。
一样一样,全部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穿衣叠被,整理仪表,温迪来到了房间门口。
她亮出左臂佩戴着的居民手环,对准了门口的装置。
伴随着“滴”的一声,装置屏幕上亮出了几行字。
【姓名:温迪·卡特】
【年龄:20岁】
【性别:女】
【婚姻情况:未婚】
【公民健康状况:良好】
【今日轮值区域:水循环处理站】
当温迪走出房间时,走廊上已经排起了洗漱的长队。大家机械地咀嚼着合成营养块,碎屑带到洗的发白的浅蓝色制服前襟上。
是的,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穿着制服。
这是避难所里不可动摇的规矩之一。
目的是让每一个居民意识到......大家属于一个集体。
温迪抬起头来时,她看见走廊上的显示屏正播放着今日的避难所新闻。
“本月农作区产量提升2.7%,感谢辛勤工作的公民们。”
播报员脸上永远挂着那副标准微笑。
“另外请记住,你们的安全才是避难所的首要任务。”
和往常一样,温迪偷偷和自己的好友换了个班,来到了避难所的档案室里,开始进行例常的清洁工作。与避难所里的多种多样的娱乐设施相比,这反而是她最向往的地方。
档案室里存留着很多很多旧资料。
通过这些资料,温迪得以了解到很多很多事情。
避难所本身就拥有电子系统,过去的所有资料和档案全部被录入其中。
档案室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在避难所担任类似“保险”的功能。避免电子系统失灵时所有资料档案遗失毕竟人类科技再怎么发达先进,纸类媒介依然有继续存在的理由。
这座档案室已经很老很老了,并且已经被绝大多数人遗忘。
当温迪推开门时,锈蚀的金属门轴发出了低沉的吱呀声。
推门而入的瞬间,陈腐的金属味混着发霉的纸张气息扑面而来,空气凝滞如死水,只有偶尔从通风管道裂缝渗入的微弱气流,掀起尘埃的涟漪。
天花板上的灯管多数已经熄灭,仅剩的一两根也只是在间歇性闪烁,在档案架上投下病态的冷光。钢制骨架锈迹斑斑,漆面剥落处露出氧化后的暗红色伤痕,原本整齐的标签如今字迹模糊。这座档案室已经很老很老了,它的位置很偏,避难所里绝大多数人也遗忘了它。
但温迪却很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它很安静,没有什么人来打扰。
档案室的清洁工作基本上是一周排一次。
因此每次来时温迪都很珍惜。
在忙完打扫工作后,温迪拿起一份档案,在角落里慢悠悠地阅读了起来。
档案提到,她所在的星球为蔚澜星。
过去的人类文明约有340亿人口,坐拥15个大洲,并拥有一系列大洲级组织。
东华联盟、北联、西盟、星洋共同体、钢铁公约. . ..
温迪目前所在的,即是隶属于钢铁公约的“B9避难所”。
档案里还提到了B9避难所的规模。
它可拥有23层地下结构,其中包括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