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杨书记的拉拢(1 / 2)

加入书签

孙渠不慌不忙:“我回答你的问题,这几张餐券并不算是厂里给技术科的表彰,而是感念他们在焊工车间工作辛苦,厂里给他们的补贴,只是被某些人当成是表彰,

我也不清楚这里的某些人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是恶意揣度,想借此来对我攻讦,所以我想在此解释清楚,希望大家不要传谣造谣,影响厂领导在同志们心中的形象。”

他这一番发言,不仅完美甩锅,还将大帽子准备好,谁敢继续质疑,攻讦厂领导的形象的大帽子就会被他扣过去。

一时间,会议室内静若寒蝉。

此言一出,质问的那位副厂长,没有继续开口了。

而李怀德则是笑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希望下次孙厂长能够在一开始就技术科的同志解释清楚,以免让他们产生误会,寒了他们的心。”

杨书记道:“既然事情已经清楚了,那就讨论下一个问题吧。还有谁有问题吗?”

李怀德拿起李卫东做的摇把削铅笔刀,道:“我这里有一样发明,它可以将铅笔迅速地削好,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说着,李怀德熟练的将一根铅笔插到了摇把削铅笔刀的空槽里,摇动摇把,没一会儿李怀德将铅笔拔出来,一个近乎完美的铅笔头就削好了。

众人的目光被吸引过来,见到这么漂亮的削的铅笔,好奇不已。

“这个东西有点意思啊,我记得国内好像没有这一类的发明吧?”

“何止是国内,就连毛熊那边也没有,这东西可能是咱们国家第一个发明的。”

“李厂长,请问这个发明叫什么?”

“它叫摇把削铅笔刀。”李怀德笑道,又把摇把削铅笔刀交给了杨书记:“杨书记,您看看这东西怎么样。”

杨书记试用了一下,“用来削铅笔确实很方便,不过咱们国家号召艰苦奋斗,这东西无法普及开吧,不如普通的削铅笔的小刀便宜。”

虽然好用是真的,但由于是李怀德拿出来的东西,做成了,李怀德的功劳占大头,杨书记不想让李怀德尾大不掉,所以哪怕喜欢,也要进行打压。

这就是派系之间的斗争,不分对错,只论派别。

李怀德早有预料,解释道:“虽然成本比削铅笔的小刀高一些,在咱们目前的国情下确实不适合使用,但我认为,它如果拿到国际市场上,会受到毛熊和欧美国家的欢迎,毕竟他们可没有我们这种艰苦奋斗的风气,什么东西越方便就越用什么,不知杨书记你怎么认为?”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那就上报一机部吧,让他们拿到商务部跟外国人交流一下,如果外国有需求的话,一机部自然会有安排。”杨书记道。

红星轧钢厂是重工业厂,生产重型钢铁之类的产品,而摇把削铅笔刀属于轻工业产品,如果外国人相中了,一机部会联系轻工业部那边,找厂子进行生产。

如今全国上下一盘棋,各个部门,各个国营大厂联系合作,不分你我。

“李厂长,不知这个摇把削铅笔刀是谁发明的?”杨书记忽然问道。

李怀德笑道:“技术科的一名技术员,名字叫李卫东,就是刚才咱们讨论的那位让焊工车间的效率翻了一番,却没有得到应有待遇的同志。”

杨书记:…….”

孙渠:...….”

原来你一直不说发明人,是搁这等着呢?杨书记暗骂了一声老狐狸。

今天厂代会,李卫东这个名字出现了第二次,会议室里议论起来。

“这个李卫东既有管理能力,也能发明创造,是个人才啊。”

“如果摇把削铅笔刀能创汇成功,就是为我厂立下一大功,可以提拔当技术科的副主任了。”“我听说李卫东还很年轻吧,才进厂一年时间就提拔当副主任,太不合适了。”

“是啊,年轻人就该磨练磨练,提升的那么快,只会导致拔苗助长,不是一件好事。”

发言分为两个派系,一是夸赞李卫东,一是质疑李卫东,很显然前者是李怀德一方的人,后者是杨书记一方的人。

杨书记道:“孙厂长,这位李卫东同志又为咱们厂做出了贡献,你那边抓紧表彰一下,咱们厂一向很尊重人才的。”

“是,书记,我立马安排。”孙渠点头。

会议到此就开的差不多了,杨书记宣布散会。

今日的诸多领导们,记住了李卫东的名字,回去的路上还在不断讨论,相信过不了一上午的时间,李卫东就在厂里出名了。

上午十点钟,厂代会结束的十分钟后,有人来到技术科,通知李卫东去见孙厂长。

叫我干嘛?

李卫东疑惑,自己小小的一名技术员,跟孙渠没有什么联络。

上次孙渠拖延他的奖励不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在故意打压他,双方结下了梁子,现在孙渠又叫他过去,会是因为什么事情?

道歉?不可能,李卫东不信孙渠对自己的态度能转变这么大,除非……他是想拉拢自己。

是了,如果不是拉拢他,何必叫他跑一趟呢。

李卫东想到这里,心想自己一会儿见了孙渠该如何应对,或者说,直接找个理由不去见他呢……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