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薛部长的欣赏(1 / 2)

加入书签

“不愿意。”于海棠无情的拒绝。

不去就不去,给你脸了,许大茂撇撇嘴,既然于海棠不领情,那他就买点好菜,请李卫东吃饭去。一来是为了履行当初的约定,二来是为了跟他打好关系,这样自己在厂里的地位才能水涨船高。毕竞刘海忠想当官,他又何尝不想呢。

滴滴一

一阵汽车鸣笛声,让各种心思的众人回过神来,看向行驶而来的两辆汽车。

目前整个轧钢厂,也就杨书记有一辆厂里配的公车,其他副厂长上下班,去哪儿,都只能骑自行车。而一机部就不一样了,公车有好几辆,国内各个汽车厂生产的汽车,都优先供应给上头这些领导。两辆车停在轧钢厂门口,杨书记等人立马迎上前去。

车门打开,两辆车分别下来了两位中年人,一名比较富态,另一名则年纪有些大了,旁边还有带来了几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薛部长,黄主任,欢迎欢迎,我们轧钢厂可盼着你们来好久了。”杨书记对他们陪着笑脸说道。富态的中年人,是杨书记口中的薛部长,他是一机部的一个副部,对于杨书记来说,就是顶头上级的上级了,所以不得不恭恭敬敬。

而另一旁年纪有些大的领导,则是黄主任,平时就主管着京城的几家轧钢厂,自然也包括他们红星轧钢厂。

薛部长笑道:“杨书记,你们厂这段时间搞得不错呀,先是有削铅笔刀,后搞出来了连轧机,值得表扬啊。”

“哪里哪里,薛部长您过奖了,我们只是做好了自己的工作。”

杨书记脸上笑着,内心却非常的苦涩,毕竟李卫东的表现再好,也不属于他的人。

“我听说这两个项目,都是你们厂的技术员,李卫东搞出来的?他来了吗?我想见一见他。”薛部长这回来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看一看李卫东搞出来的连轧机,那么自然,也要见一下这位人才了。

“来了来了。”杨书记忙向李卫东招手:“李主任快过来,领导要找你。”

“哦?他现在是技术科主任了吗?”薛部长听到“主任’这个称呼,便是好奇的问道。

“薛部长,李卫东同志由于表现突出,所以我们决定对人才破格使用,虽然他还比较年轻,但是我们还是让他担任了我们技术科的一名副主任。”

“嗯,不错,这样的人才就是要重用。”薛部长满意地点点头。

“薛部长您好,我是李卫东。”

李卫东走到薛部长面前,恭敬地自我介绍道。

见到真人,薛部长略微有些惊讶道:“你就是李卫东同志,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哟。”

他在轧钢厂递过去的报告中,知道李卫东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他今年只有二十一岁。

但是当他见到这位年轻小伙时,依旧忍不住感到惊讶。

互吹嘛,谁不会呀,李卫东笑了笑,“薛部长,您比照片上的人,更让人感到亲和。”

胖乎乎的,还笑眯眯的,可不就显得人比较亲和了吗?

他这么一说,薛部长来了兴趣:“你见过我的照片?”

李卫东点点头:“我们李厂长的办公室有一份报纸,上面就有您的照片,不过我认为那个照片拍得不是很好,远没有现实里您这样亲和。”

“哈哈哈……”薛部长很高兴的指着他,明显是马屁拍到位了。

其余人见到他高兴,也跟着笑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轧钢厂大门口,显得其乐融融。

接下来,杨书记带领着薛部长等人,走进了轧钢厂,第一个去的,就是轧钢车间。

“李卫东同志,这是你的发明,你跟我们介绍一下吧。”

杨书记本想亲自给薛部长等人介绍,但是到了这种场合,薛部长想听李卫东的介绍,便拦下他,对李卫东说了一声。

“好的薛部长。”

得到一次在领导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李卫东自然牢牢抓在手里。

他便使用了浅显易懂的语言,跟薛部长阐述了一下连轧机的基本原理、为什么会带来产能的提升,以及整个轧钢车间一天可以生产多少个轧钢等等。

这些生产数据,李卫东了如指掌。

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连轧机的发明人,对连轧机非常熟悉。

另一方面,则是他经常带人来参观轧钢车间,实时了解了轧钢车间的产能数据,所以应对如流。但这一切在薛部长眼里,却以为他对连轧机有多么的用心,对此非常的满意。

薛部长一高兴,就对李卫东夸奖起来:“李卫东同志是个好样的,你们做技术的,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生产,才能像李卫东同志一样,对技术应用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将来才能有进步。”

“领导您说的有道理。”

“受教了。”

杨书记、李怀德等一众厂领导,纷纷也跟着夸起来了,表示一定好好学习一下李卫东同志的精神。轧钢车间看完了,薛部长又跟着李卫东来到了连轧机的生产车间。

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干活儿,似乎比其他车间的工人更有干劲。

这让薛部长感觉有些好奇,便对杨书记问道:“杨书记,你们这个车间的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