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话多,容易挨揍(1 / 2)
见王益民起身,另外两个年轻人也一同站起来,看向王宇,眼神中有期待,也有尴尬。
王益民指着那两个也站起来的年轻人,介绍道:“这就是我跟你说的,王克勤跟张梁,他俩昨晚连夜坐火车回来的,今儿一大早就进村了。”
王克勤掐灭了手里的烟头,有些局促地冲王宇点了点头,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倒是张梁,大方地伸出手:“宇哥,我记得你,不过小时候你不爱说话,这算我们第一次交流吧。”王宇笑着跟他握了握手,又拍了拍王克勤的肩膀:“二蛋,怎么不说话,在外面混傻了?小时候你不是孩子王吗。”
王克勤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尴尬,听见王宇叫自己小名,从嘴里蹦出几个字:“那时小,不懂事。”“行了,都别站着了,进屋说。”王益民招呼着几人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还是老样子,就是桌上多了几份青石小筑的宣传单,是这两天林莜莜设计的,看来她并不是不想干活,只是例行跟表哥叛逆。
王宇来的时候,在小卖部顺的饮料,给两人分别递了瓶,自己也拧开一瓶,开门见山:“益民叔应该都跟你们说了吧,我准备在市郊办个渔具厂,现在缺人手。”
张梁抢先开口,语气里满是期待:“说了说了!宇哥,我们都听说了!你现在可是咱们村的大名人,静湖水库的事,我们在外地都刷到视频了!”
王克勤也跟着点点头,不过没说话。
张梁继续道:“我们厂好几个工友,都说要组团来你这儿钓鱼呢,哈哈,不过假期不固定,也没定下来。”
王宇笑着听完了张梁的话,然后说道:“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咱们村里自己人,在外面给别人打工,不如回家乡,大家一起干,心里也踏实。”
听到这话,王克勤一直紧绷的肩膀,似乎松弛了一些。
他抬起头,正视王宇,说出了今天最长的一句话:“小宇,我们俩在南边电子厂待了快五年了,每天就是在流水线上拧螺丝,一天站十二个小时,一个月到手也就五千多块钱。”
他的眼神黯淡下去,王益民见状,从兜里掏出自己的烟盒,抽了一支递给他。
王克勤对村长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自己点上,之后接着说:“挣的钱,还不够看病的,我这腰,小梁那颈椎,都落下毛病了。”
张梁也叹了口气:“是啊宇哥,主要是没盼头,感觉一辈子就那样了,这次听益民叔说你有厂子要招人,我俩一商量,班都不上了,直接就回来了。”
王益民在一旁听着,不住地摇头叹气,王宇沉默片刻,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而是直接把话题拉回了现实。
“厂子是现成的,设备也是全新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王宇把话说得很实在。
“工资待遇,我给你们开个底薪六千,五险一金全交,这是基础。”
“厂子里的活,主要是看管机器和打包发货,不累人。干得好,有绩效,有年终奖,年底我再给你们包个大红包。”
“吃住全包,厂子离村里也不远,你们想在宿舍住,或者想回村里住都行,到时候我包一辆小客车,送你们上下班。”
一番话,说得张梁眼睛亮了。
六千底薪,交五险一金,这待遇,光是底薪就比他们在南边那个黑心厂子高了不止一截。
最重要的是,回家了,离父母近。
“宇哥,我干!”张梁当场拍板,生怕王宇反悔似的。
王克勤也点点头,但就回了一个字“行。”
“那成,你们俩先回家,陪陪叔叔阿姨,厂子的事不急,等手续跑下来,我再通知你们。”王宇站起身,事情谈妥,他也没多留,准备去找赵叔他们,商量一下道路开通后,两边环境的清理。送走了王宇,王益民看着眼前的两个后生,欣慰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回来了,就好好干,小宇出息了,愿意带着村里赚钱,别让人家失望。”
两人连连点头,也跟王益民道了别,走出了村委会的大门。
外面阳光正好,集市上的叫卖声远远传来,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张梁深吸了一口家乡的空气,感觉浑身都舒坦了。
他捅了捅身边跟个木头桩子似的王克勤。
“二蛋哥,你咋回事啊?都回村了,有啥话不能说的?”
王克勤脚步没停,眼睛看着前面熙熙攘攘的人群,淡淡地回了一句。
“话多,容易挨揍。”
张梁乐了,一把搂住他的脖子:“小时候全村掏鸟窝、下河摸鱼,哪次不是你带头?那时候你话可不少,挨揍也不少,也没见你怕过啊。”
王克勤被他勒着,挣扎的扒开手,活动了一下脖颈。
“那是那时候。”
张梁见他这样,也没再继续,反而是自顾自的说起来。
“不就是刚去厂里那会儿,车间里那个老油条,欺负新来的,故意弄坏了零件想赖咱们头上,你跟他理论,差点没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骂出来。”
王克勤干咳了两声,那段记忆并不愉快,他反问道:“结果呢?”
“结果人家跟车间主任是亲戚呗,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