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3)

加入书签

。”

“姐,我没钱了。”

“我给你再收一个亿?”

“可以,只要玉米面,还有粗面,麦糠磨细点。”

“好,我知道了。我就知道不够,就做主收了,明天就能往你那边运。”

“就不怕我这边卖不出?”路涟漪笑着道。

“甲方不是说做饲料?在哪里做不是做,我收上来便宜,转手就能卖给你大姑的饲料厂,还能挣不少呢。”

路涟漪:……

果然,人以群分,就连亲戚也是如此。

挂完电话,“你去外面等着,我估计需要一些时间,饿了就去买吃的,不用管我。”

特助点点头就出去了。

路涟漪亲自把门反锁后,开始放集装箱,一批批收货。

花了半天时间,装完所有物资,也才用了四十只集装箱,这还是因为蔬菜类不能挤压,肉体积大。路涟漪:她这一万只集装箱,买多了啊。

半夜时分,车辆轰隆隆的声音没有停过,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再来仓库,特助就发现,仓库里啥都没有了,外面的车转辘印子更深了。

第四天,路荷花的货又来了,继续轰隆隆……

这种情况,持续了七天,路涟漪白天开车出去,特助的车跟在后面,她的购物清单里,除去必要的各种热带水果,就是一些牛羊肉,以及大料,再然后就是各种生活用品,羽绒服买了几套,棉被买了二十床,还有发电机,桶装柴油,光伏电板,便携电池,电饭锅,炒锅……

特助:……

他有些怀疑,是不是小小姐看了什么末日电影,然后走火入魔了。

所有自己购买的物资,路涟漪也让送到了仓库里,也并没有给助理什么解释。

第八天,路涟漪要回家了,回家之前,两道高壮的身影找到了酒店。

路涟漪给了十万现金。

“谢谢老板,下次有这种好事,再找我们,我们绝对会守口如瓶。”黑久笑出一口大烟牙,一双小眼睛里都是精明。

连续三个晚上,他们的运输队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开着十辆大卡车不断在缅南最近的镇上和这边的镇上仓库来回跑,车上拉着一堆用黑色不透光的防水布盖着的鼓鼓囊囊的泡沫,他们只要拿回过境的手续,就能换到钱,不远也不累,就是过境手续有点繁琐。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主家搞什么名堂,但,她要求签了保密协议,他们不说就是了,而且,她说了,只要他们嘴巴紧点,以后她的运输作业,都交给他们,这么大方的粗大腿,傻子才会不抱紧了。特助在一旁看着,也知道是运输队的,看来是这边负责的货运。

回到自家镇上,路涟漪带回来两块极品羊脂玉,大哥二姐,一人一块,给兄妹两乐的见了牙花子,立马给穿上红绳,坠脖子上了。

路涟漪见状,笑眯了眼,有亲人疼爱的感觉,是这样么”

跟哥哥姐姐吃了顿饭,便困得不行,路涟漪打了声招呼,就上楼了。

她想,时间应该到了……

果然,再睁眼,便是在低矮的土房子后面的干土地上。

好冷!!!

确定四周没人,这才放出帐篷来,换上特别置备的老年人棉袄和棉裤,脚上一双老棉鞋,又用黑色围巾将涂黑的脸裹得严严实实。

这里就是1942年?

白日的阳光,没什么温度,但目之所及,都是黄晨晨一片,不见一丝绿,地面干涸的裂开了一公分的口子,横七竖八的像是蜘蛛网一样延伸开去……

用布给自己做了个包袱,往里装了一大包灰不拉几的馒头挎在胸前,她这才收起帐篷,往外走去。走到村道上了,才发现,这里,竟是一座山坡上的荒村,周围只有枯木,没有人。

枯黄的草早就没了生机,但也需要扒开了走,路涟漪往山下走去。

终于,又到了一座村口,隔十几米就看到了一块半米高的石碑,「黄米村’。

这一次,她看到了人,不,应该说是尸体,腐烂的尸臭蔓延大半个村庄,让人作呕,却让路涟漪心里闷闷的,那些死去的,无一不是老人,留下来守村的老人。

回想起自己看过的历史实录,路涟漪再也不敢耽搁,急匆匆出了村,继续往下走,她要去找到活着的人,救活一个是一个,都要活下去。

往左边去,又是一座一座的空落落的村庄。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步行,路涟漪忽然想起来,自己收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这几个小时,全浪费了,感觉死了一回,很多东西都被遗忘了。

骑上具有年代感的二八大杠一路狂奔,差不多半个时辰,她终于看到了城镇的影子,立即收了车,快步而去。

进了镇,所见均是萧条,开着的铺子,都与食物无关,路边的行人,无不是面色苍白,身形消瘦,驼着背塌着腰,没有丝毫精神气。

她该怎么把粮食给到普通的村民?

给当地的县长,不太现实,现在是战争年代,万一给收了,她也就白来了。

在镇上溜了一圈,路涟漪确定了时间线,1942年的十月下旬,难怪这么冷。

都是朝着山省去了,她得跟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