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历法更新(2 / 3)

加入书签

的太阳成为了明证。

正如格里高利历,势不可挡的替换掉了地球上原先几乎所有的官方历法。

盖里斯所宣布的更新,也将因为其正确性而冲刷掉那些陈旧的事物。

后人们,根本无从断定,盖里斯究竟是如何测算出太阳年的细致时间。

究竟是他独自一人得到了神启,还是说早在耶路撒冷期间,他就已经安排了天文测算?

对后世而言,这才要比那些记载在经书中的奇迹瞬间,更加震撼人心。

毕竟,人无法想象自己未知的东西,盖里斯如何能打,如何力能扛鼎,其实不过是写书之人笔下两句话的事。

书中的这般人,想要多少那便有多少,参孙也好、项羽也罢,皆如此。

但这些突然出现,而后又深深改变了人类命运的知识,才显得尤为可怖。

毕竟,毫无来由……

台下的那些听众们,不明白自己见证了什么样的历史瞬间,可由于盖里斯的形象又过于深奥,他们任旧是叹服。

至于那些听明白盖里斯到底要干什么的教法学者们,一个比一个急眼,可各个部族的领袖们,又摁着他们,让他们不说话。

时间一点一点的在流逝,那一分一秒,都在印证着盖里斯的毫无谬误。

……

在这次集会中,盖里斯并非是单纯的宣布历法更新的事,由于这么多人在场。

因此,盖里斯也干脆开始原地讲道了起来。

还是为了让在场的人,易于理解,能够清晰记住。

盖里斯并没有去繁杂的介绍自己的教义,而是直接了当的从《圣经》与《古兰经》中摘下了许多话语。

这些话语,则对应了盖里斯神学的4大支柱,又或者说4个道德标准。

一:信仰即行动,而非逃避。

【信心若没有行为便是死的。】

【真主必不改变任何民众的状况,直到他们改变自己的状况。】

盖里斯教团的信仰不是等待救赎,而是主动践行信仰。信仰并非停留在心灵的满足,而是要在人间建立公义和秩序。

真正的信徒不是被动地接受启示,而是在世界上践行真理,使世界因他们的行动而改变。

二:责任高于宽恕,担当胜于忏悔

【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恶人却被祸患倾倒。】

【每个人只受自身行为的报酬。】

悔改不是为了自己得救,而是为了承担更大的责任。

宽恕的目的不是让人忘却罪恶,而是让人用实际行动去弥补过去的过失。

而哪怕是最轻微的弥补,也将得到神最全心全意的恩救,因为这其中有着盖里斯在充当中保。

三:知识即启示,探索即信仰

【你们思维敏锐的人啊!你们当教诲别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盖里斯教团不认为启示仅限于古老的经书,而是认为探索世界本身就是接近神圣的途径。

知识是信仰的一部分,科学与信仰并不对立,凡是追求真理的行为,都是宗教的一部分。

信徒必须持续学习和思考,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才能不断接近神圣的智慧。

盖里斯最大的神迹,永远不会是那些杀戮,或者光影上的变幻,而是他带来了通往“真理”的途径。

四:公义是信仰的核心,而非个人得救

【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当你们见到不义之事时,应以手制止之;若不能,则以言辞制止之;若仍不能,则以心中厌恶之,这乃是最弱的信仰。】

信仰不是逃避世界,而是要让世界因信仰而改变。

面对不公,信徒必须有所行动。即便无法用直接的方式改变,也至少要心存抗拒,而不是接受压迫或屈服于邪恶。

这四个支柱,盖里斯先前就考虑过很多,但如此成体系的讲出来,这却是是头一次。

当然,这其实也是盖里斯的转变,乃至于说是一种成长。

曾经的盖里斯,还曾会为了“正确”“正统”,而去与人辨经。

但到了这个阶段后,盖里斯已经不再是需要去引经据典,自降身价的同穆圣或天兄的徒子徒孙们逐字逐句的辨经。

因为辨经是学生们的事,他作为老师,所要做的是写出让后人去辨的经!

当然,也可以粗糙的理解成,只要盖里斯足够的成功,那么自有大儒为他辩经,何须他亲自动手?

比起那些具体经文的胜负,盖里斯要做的是抓住核心的经意,已使其不断传承。

在这个问题上,盖里斯其实也已经渐渐的偏离了解放神学的范畴,而试图更加的普适化了。

……

寒风吹过安纳托利亚的丘陵,枯黄的草原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微光。

牧民们披着厚重的羊毛披风,策马缓行,驱赶着羊群和骆驼向南方的冬场迁徙。

9月的丰收,来的快,去的也快。

时间转眼间,便来到了11月,在这寒风渐起的日子里,尤克图部的牧民们,必须赶在第一场雪落下前,前往各自的冬牧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