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公债与贸易(2 / 3)
过程中,为了应对暴涨的财政支出,会有两种手段来填补空缺。
方法一,自然是加税,方法二,便是发行公共债务。
在战争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威尼斯议会甚至会强制许多人购买公共债务,这其实就是一种强制征收。
但相比较于单纯的加税,能让更多的威尼斯人稍微有所容忍。
这些债务实际支付的利息,也是波动的。
比如说,战争进行中的蒙特诺维斯莫公债和苏西迪奥公债,在战争中为了鼓励人购买,他们的实际利率分别是8%和10%。
战争结束后,便恢复票面利息,也就是5%进行按期支付。
蒙特韦基奥公债,在战争结束后,甚至于在某些时期仅支付1%的利息。
某种意义上来说,类似古代天朝那样高昂的利息,在不论是日本又或者欧洲,都颇有些难以理喻。
……
在耶路撒冷王国中,康拉德是意大利人的利益代表这件事,可谓人尽皆知。
但意大利人之间,也会存在诸多矛盾,毕竟这个时代的意大利仅是一个地名,而非什么国家实体。
不同意大利城邦之间的仇恨,甚至可以说是生死大敌。
具体到威尼斯人这边,同耶路撒冷王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却就是德尔菲诺家族。
不得不说,天朝很多人对欧洲的刻板印象都是存在问题的。
就比如说家族概念这个事。
由于爵位、王位实质上是仅以个人名义传承,因此不论是安茹家族、又或者什么别的家族,这些天主教体系下的西欧家族,其家长权威相对来说是非常低的。
毕竟,王位只有一个,哥哥继承了王位,那么弟弟就没有。
这种情况下,同弟弟讨论什么家族荣誉,是显然没有经济基础的。
可罗马也好、商业共和国也罢,爵位虽然不能分享,可经济利益倒确确实实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
因此在意大利城邦中,家族概念非常被看重,这其实也影响到后世美籍意大利人的家族文化习惯。
德尔菲诺家族作为在新耶路撒冷王国投资较早的威尼斯人家族,他们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
纵然因为威尼斯自身体制的原因,德尔菲诺家族并不能把持住,耶路撒冷威尼斯人社区总督的职位。
但在许多问题上,即便是被派遣到耶路撒冷的威尼斯官员,也不得不依赖于德尔菲诺家族的影响力,才能与王国高效沟通。
德尔菲诺家族,在耶路撒冷王国的影响力,是经过长时间运营才真正建立的。
早期的投资其实只是一部分,在后续的过程中,德尔菲诺家会时常举办宴会,不断撮合一些年轻人之间的婚姻。
这些婚姻自然也就包括德尔菲诺家自己小姐,同耶路撒冷王国政坛新起之秀间的联姻。
在这个问题上,盖里斯并没有刻意提出某些话语,但在三令五申的情况下,教团体系倒是保持了对婚姻制度的拒绝。
虽然这并不能杜绝私生子,可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团自身的世袭化进度,维系自己的修会本色。
通过这种人脉上的联系,当盖里斯表露出对埃及的战争欲望,以及相应公债发行的可能性后。
德尔菲诺家的老爷子,便主动找上了乔斯。
在一间不算非常朴素,但也不怎么奢华,只是在干净简洁中透露出主人身份格调的房间里,两人会面。
会面后,哪怕乔斯,如今贵为商业部的副部长,也还是向德尔菲诺老爷子,行了一个礼。
毕竟乔斯这头老牛,在双方年龄相差15岁的情况下,啃了德尔菲诺的孙女。
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什么特别平等的关系了,而成了爷爷与孙女婿。
在简单寒暄之后,乔斯递过来一杯茶,德尔菲诺老爷子便开口问道:“埃及的商业特权,你们打算怎么分配。”
在这个时代,是不存在什么公平竞争的,只要是商业行为,只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走私,一种是特权。
即便是耶路撒冷王国,为了得到意大利城邦的支援,也只是同固定的某些商业共和国进行贸易。
非特定对象前来贸易的话,并不是说直接禁止,而是会面临显而易见要高出不少的关税。
德尔菲诺家对于耶路撒冷和埃及之间的经济情况,不说了如指掌,也可以说清清楚楚。
考虑到双方的技术差距,再加上盖里斯本人的兜底,耶路撒冷取胜是十拿九稳才对。
既然风险不高,自然就要直奔主题,商讨威尼斯人在其中可以取得什么。
德尔菲诺并不奢望,他们可以如热那亚人一般,取得埃及四分之一又二分之一的土地,但特权却是怎么也不能少的。
面对自己德尔菲诺的问题,乔斯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继续示意德尔菲诺老爷子,喝一口他递过去的茶水。
德尔菲诺有些不解,但当他真喝了一口后,便明显察觉到不对。
他可以确定,自己先前从未喝过这种饮料,其苦涩的口感,虽然令他一时间不适,却又显然并不算难喝。
甚至于在饮用之后,还感觉有些不错。
当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