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的黎波里格局(2 / 3)
里斯拿捏的一直不错。
就连塞浦路斯岛,都因为先前塞浦路斯暴君艾萨克的纵火,使得当地豪强势力被重大打击,让塞浦路斯教会与塞浦路斯解放阵线上位。
安条克、安条克就更别说了,作为被征服的一方,他们的本土贵族,毫无发言权。
但的黎波里地区,由于是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在死前直接遗嘱转交了权柄,因此盖里斯也势必要注意的黎波里诸侯的利益。
这就是对旧秩序继承导致的恶果,旧秩序的代表不能否决旧秩序本身,因为他们的权柄正是来自旧秩序。
即便盖里斯对的黎波里进行过变革,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就是很容易导致大量的残留,导致各种改革不彻底。
耶路撒冷四所大学,三所在王国本土,一所在安条克,中间的的黎波里一所都没有,这其实就已经代表许多事情了。
在这种情况下,盖里斯还希望王国政府,安稳的统治的黎波里,那么就无法继续依赖原先的那些的黎波里贵族,势必要再度进行一次鲜血淋漓的改革。
马基雅维利虽然是一名15世纪出生的人,但他却始终都在坚持一个观点,即君主应当同自己的人民保持良好关系。
马基雅维利是如此的推崇人民的力量,以至于他认为宁愿侵害大人物的利益,也要尽量取得人民的支持。
在他看来,人民的需求是朴实无华的,而大人物们的贪婪却是永无止境的。人民寻求的仅仅是不被压迫,寻求的仅仅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而大人物们却时常试图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方式去侵犯他人的利益。
似乎在他眼里,让社会变得公正,尽量少的从人民那夺取财富,就足以让一位君主为之长治久安。
从结果上来说马基雅维利其实也不能算错,顶多说他认识事物的角度还是有着太多时代局限性罢了。
对于这样的看法,盖里斯自然是一笑了之,国家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君主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很多选择,都不是轻而易举间就能做出的。
但有一点好处在于,盖里斯虽然是君主,但他所代表的统治阶级却并非是的黎波里的贵族。
而凭借着其他地区的军队,加上自己的威望,在有证据证明的黎波里贵族,组织了这次刺杀的情况下。
盖里斯可以轻易间将原先的那些贵族们给拔除,就连耶路撒冷王国的上议院,那些原先追随过伊拉克略的贵族们,都会无条件站在盖里斯一方。
等到盖里斯被刺杀的消息传到耶路撒冷,并有证人证明武器的来源,出自的黎波里后。
耶路撒冷的本土贵族,光速切割了的黎波里贵族。
在不少人都没明白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
王国光速通过了《公务员法》与《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的黎波里在过去的十年里,其实与日本倒幕运动后的废藩置县的处境有些类似。
1871年日本开始废藩置县,这是始于1868年(明治时代开端)的明治维新运动的顶峰。
根据这项改革,所有大名都必须将权力归还给天皇。
首先1868年戊辰战争,忠于德川幕府的军队战败,政府没收了所有原先由幕府直接管辖的土地,以及仍忠于德川幕府的大名土地。
这些土地约占日本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并被改组为各县,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官员。
其他地区的各藩大名,见大势已去便基本将领地交还。
作为将世袭权力移交给中央政府的回报,大名们被重新任命为其原领地的非世袭官员,并被允许保留 10%的税收。
再之后,即便大名们失去了世袭权力,但他们仍然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军事和财政独立,并依旧接受先前领民的效忠。
等到1871年废藩置县正式开始,日本政府通过向前任大名承诺丰厚的俸禄、吸收各藩债务,并将旧货币按面值兑换成新的国家货币,完成了此次改组。
之后这种赎买,因为缺乏足够的中央财政,又转化为年息5%的债券,直到三十年后,才完成全部的偿还。
盖里斯在完成十字军诸国的统一后,对待的黎波地区的贵族,便是参考了这一段历史。
盖里斯并没有直接没收的黎波里诸侯的土地,而是将他们任命为的黎波里的各郡郡长、或者城镇长官,允许截留部分税款。
之后,盖里斯又试图推进过赎买政策,将那些土地彻底从的黎波里贵族们的手中剥离。
但更加完善的公务员体系,在君临议会层面上,却被上议院整体否决,即便是下议院也不是很赞同。
在缺乏足够合适人手的情况下,便一直不了了之。
直到现在……
《公务员法》与《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这些法案,对公务员体系进行了职务与职级的划分。并设立了相应的工资津贴及其档次划分。
其中职务,如果用这个年代的理解来说,那就是官位,意味着一名公务员或者官员,其所需要负责的职责,其往往可以因地制宜,按照各地或各单位情况来具体安排设置。
而职级,则是影响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