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西奈半岛(2 / 3)

加入书签

板块是其一,小说板块是其二,神学论战便是其三。

对于一个以宗教立国的国家而言,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忽视灵魂的救赎,理所当然会去关心如何过上虔诚的生活。

而相比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志存高远,反倒是伊拉克略的很多观点和建议贴近生活,一直以来被人广受关注与喜爱。

就比如说,伊拉克略提议餐前洗手,也应被视为宗教仪式之一,这种洁净自身的行为,是同神恩关联的。

而最近,伊拉克略由于年龄大了,精力不济原本答应的一些稿子,也被拖了许久,一些报纸的顾客都发出抱怨。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卡菲不时会过来拜访一下伊拉克略。

幸运的是,今天他就从伊拉克略那里取得了有关重释复活节的稿件。

考虑到来年将要举办的大会,这份稿件,无疑可以起到预热的作用,是相对比较重要的。

卡菲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简单聊了两句后,便离开这处宅邸,他还有别的要忙。

至于梅丽森德则指挥着送煤的大叔,把蜂窝煤堆到合适的地方后,就又取出一点咖啡豆,找到家里的手摇磨豆机,开始替伊拉克略去煮咖啡。

等到从厨房里端出煮好的咖啡,梅丽森德推开主屋书房的门,就看见伊拉克略坐在椅子上沉思着什么。

“老师,你在想什么吗?”梅丽森德将咖啡端上桌后,随口问道。

“我在想,要不要把你送去大学。”伊拉克略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后,回答了梅丽森德的问题。

咖啡的味道一如既往,还是比较醇厚的,一旁的梅丽森德泽略有些皱眉,实在是她实在是不理解,伊拉克略为什么能如此轻松的喝下这么苦的饮品。

“怎么了?”梅丽森德有些意外。

伊拉克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引用了几口。

等这一杯滚烫的咖啡喝了一半,伊拉克略才再度开口。

“阿梅,我快要死了。”

“啊?”

“你知道吗?我现在已经感受不到许多食物的味道了,也就只有这咖啡,才能让我有所感受。”

酸甜苦辣咸,人生千滋百味,等到年老的时候,又还能品尝多少呢?

对金钱的欲念,终究不可能逆转生死的命运。

人在出生的时候,味蕾有约一万个,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数量逐渐减少,味蕾的再生速度也会变慢,使味觉变得迟钝。

对于一些老者而言会为了“尝到味道”而过度加盐或加。

而对伊拉克略来说,他刚刚引用那一杯滚烫咖啡的时候,便意识到一件事,他既不觉得这杯咖啡滚烫,也不觉得这杯咖啡够苦。

考虑到自己71岁的年龄,或许、真要不了多久,就该与世长辞,离开人世,前往天国与自己的旧友们叙旧。

面对自己的生死,伊拉克略早已考虑许多,现如今也能做到淡然对待。

只不过一旁的梅丽森德却觉得有些难以接受,手中的盘子不经意间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

一股难以遏制的哽咽,从胸口涌出。

对于她来说,不论伊拉克略在外人看来如何,却是她为数不多可以完全信赖的长辈。

“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我们只是在俗世里分别……”

一句话说完,伊拉克略忽然间又有一种感受,他的腿已经开始麻木,逐渐失去知觉。

等到这个时候,伊拉克略便恍然大悟。

趁着自己上半身还能动,他画出了人生最后一个十字。

“愿在天我等父者,庇护此国,恩救你我,阿门……”

等到那声阿门的时候,声音已经微不可及。

最后,伊拉克略倒在了梅丽森德怀里。

至此,昔日与巴利安分庭抗礼,经历过诸多变革的一名老人与世长辞。

留下一份尚未发表的稿件,以及大笔的遗产。

……

边境,一条模糊的界限,每时每刻或许都会发生变化。

特别是耶路撒冷王国与埃及的边界,就更是如此,毕竟那里“无人”居住。

【祂引你经过那大而可怕的旷野,那里有火蛇、蝎子,干旱无水之地;祂为你使水从坚硬的磐石中流出来。】

经书中的段落,描述出耶路撒冷王国与埃及之间,这片西奈旷野的可怖。

从具体的数字来看,则更有感受。

当地全年降水量,虽然没有底下到尼罗河三角洲那种全年只有5mm的地步,但山区至多不超过150mm,沿海不足50mm。

多数时间无稳定水源,地下水资源有限,绿洲稀少,降雨集中在冬季,且常为暴雨,会造成山洪暴发。

其日夜温差显著:白天气温高达20c以上,夜间骤降至5c甚至0c以下,山区尤甚,夜晚甚至能够结冰。

温差如此夸张,对于各种生命来说,都显得格外艰难。

在春季的时候易出现来自撒哈拉的哈姆辛热风,气温骤升,风速强烈,带来大量沙尘。

冬季虽然风力较小,但也有冷锋侵入造成的干冷寒风,切的人脸生疼。

当初古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于此旷野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