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什么?大明的王爷造反了?(3 / 7)
每隔几天就会收到来自河南的密信。
信中无一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在河南的恶行。
他们带着农民军在河南到处攻城夺寨、烧杀抢掠,所到之处,村庄化为废墟,百姓流离失所,把河南搅得鸡犬不宁。
河南境内的藩王、郡王等宗室,几乎被李自成屠戮殆尽。
据锦衣卫估算,死在李自成手中的朱姓王爷、郡王和其他宗室至少有数千人之多。
不过在看到这些密报之时,朱慈烺内心却是波澜不惊,甚至还有些暗自庆幸。
毕竟众所周知,后世对于明朝的宗室一直都不怎么看好,甚至还有“全民养猪”的说法。
他们数量众多,又不从事工作和生产,只是依靠朝廷耗费大量钱粮赡养,着实是惹人嫌恶。
再者朱慈烺身为穿越者,脑海中有着后世的认知,自然对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无所事事的宗室更加厌恶了。
所以在他看来,李自成要是能把河南的藩王和其他宗室子弟杀干净,反倒是帮他解决了一大难题。
等到日后打败李自成,河南便能一片清净了,到时候也无需再为安置众多藩王而头疼。
朱慈烺甚至还想过故意把李自成赶到别的地方,让他去屠杀其他地方的藩王和宗室子弟。
毕竟也就李自成能下这个狠手了。
这些藩王郡王之类的若落到朱慈烺手里,朱慈烺还真不好处置。
不过当然,这种事情朱慈烺最多也就想想而已了。
毕竟但凡李自成所过之处,遭殃的不止是那些藩王宗室,还有普通百姓。
虽说朱慈烺原本的计划是先打赢松锦之战,然后再对李自成动手,但事情根本没想象中那么简单。
松锦之战虽已获胜,可获胜后还是需派驻大量兵马驻守辽东。
其次,九边的边军以及京营的士兵历经了这场战事也都已经疲惫不堪,最起码需要休整数月才行。
加之眼下大明气候异常,基本上北方十月份左右便会下雪,这就意味着即便真想攻打李自成,也只能推迟到明年了。
虽然多少有些遗憾,不过这对朱慈烺来说倒也并非坏事。
因为在此期间,他完全做一些别的事情。
比如收缴天下士绅豪强以及藩王的欠税。
再比如改革一下大明的货币。
而这两样,其实也都是再为打败李自成而做准备!
毕竟说白了,战争就是在烧钱,只要钱粮充足,何愁打不败李自成?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朱慈烺只盼着王微的蒸汽锻压机能够早日批量生产出来。
一旦这批蒸汽锻压机完工,便可正式着手推进货币改革了,这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只要大明的货币改革成功,将为大明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会为后续战事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到时候不管是打李自成、还是打建奴、亦或者是打小日子,大明都有源源不断的钱粮支持!
就在朱慈烺满心期待着改革大明货币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是悄然发生了.
这一天,京城十里之外,一群衣衫褴褛的灾民正朝着京城方向行进。
不远处的一队官兵原本正在此地巡逻,见状立刻迎了上去。
为首的军官名叫刘大江,在京营中担任着巡防的职位。
刘大江先是打量了一下眼前这群灾民,然后这才指着京城的方向说道:
“往前再走五里,那边有吃的东西,吃完之后,会有人带你们去指定的地方。”
此前,三十万灾民已陆续转移至辽东,但考虑到之后可能还会有灾民前来京城求生,所以朱慈烺并未停止之前制定的救助举措。
并且下了命令,让户部依旧按之前的流程接纳灾民。
待其修养一段时间后再送往辽东安置。
本来巡逻的刘大江也只是出于好心提醒,然而他话音刚落,眼前这群看似灾民的人群中便有人愤懑地骂道:
“狗东西,你把我们当什么了?我们可不是灾民!”
只见这说话之人满脸怒容,好似要将眼前的刘大江生吞活剥一般。
与此同时,眼看着这群灾民之中居然有人敢骂自己,刘大江顿时火冒三丈,抄起马鞭就抽了过去。
不得不说,他还从未见过如此嚣张的灾民。
自己好心指路,让他们去吃东西,他们不感恩到也罢了,居然还敢辱骂他,这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
这口气他哪里忍得了?
紧接着,只听“啪”的一声响,鞭子瞬间就抽了过去,一下子就抽在了刚才说话的那人身上。
直接就在那人身上鞭打出了一条长长的血痕。
“啊!!!”
那人顿时忍不住惨叫起来,双手捂着被抽打的部位痛苦地呻吟着。
其他灾民见状,情绪瞬间激动起来。
只见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然后竟朝着这支巡逻的小队冲了过来。
这下子,就连刚才一直在一旁看着没有动手的士兵们都紧张了起来。
因为他们还是头一回遇到这般“勇猛”的灾民,居然想要直接和他们这些官兵动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