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朕,所求不过一个海晏河清,一个国泰民安!(2 / 2)
狂悖?!安敢将矛头直指朕躬?!”他向前踏出一步,那玄色的身影如同巨大的阴影笼罩下来:
“朕可是记得!当年杜延霖在河南治水,兰阳,正是他的治下!这海瑞,便是彼时的兰阳知县!”徐阶闻言,倏然一惊!
而严嵩此时却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异光,随即又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臣,斗胆,恳请陛下恩准,想看看海瑞这封大逆不道的奏疏。”
嘉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首。
严嵩颤抖着伸出手,将那散落的奏疏拾起,展开。
昏黄的光线下,纸张发出轻微的簌簌声。
徐阶微微侧目,用眼角的余光瞥着严嵩的脸色,试图能捕捉到一丝端倪。可严嵩一脸肃穆,他什么也看不出来。
严嵩目光甫一触及奏疏开头,便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心中骇然:“此疏……好大的口气!”只见海瑞的那封奏疏开头写道:
“河南兰阳县知县臣海瑞谨奏:为直陈君道失正、臣职不明,恳罢斋醮斥方士、废虚文用实政,以救天下饥谨求万世治安事。”
他强压心惊,继续看下去,字字句句,直觉得此疏犀利程度不在当年杜延霖所上的治安疏之下。“臣闻《尚书》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皆古圣先王治世之要道,垂训万世。
然臣观当今天下,纲纪弛废,生民涂炭,陛下深居西苑,虔奉玄修,一意长生,二十载不视朝政。天下汹汹,灾异频仍,陛下可曾垂询?万民倒悬,嗷嗷待毙,陛下可曾侧耳?……试观今日天下,为何如哉?…以方士一言而定天下大事,可乎?!此乃治国之道乎?!”
朝堂诸公,彼等终日高坐华堂,或空谈性理,争辩朱陆异同;或揣摩上意,竞献祥瑞青词于丹陛之前;或结党营私,汲汲于门户倾轧于朝堂之上!
煌煌奏章,锦绣文章,言必称尧舜禹汤,语必及礼义廉耻,俨然圣人再世!
然究其实质,不过粉饰太平、歌功颂德、邀宠固位之虚文!于国计民生之实政,则畏首畏尾,推诿塞责,唯恐惹祸上身!
尤有甚者,浙江提学副使杜延霖,体察民瘘,殚精竭虑,访得海外异种“番薯’!此物抗旱耐瘠,藤蔓茎块皆可充饥,亩产数倍于稻麦,实乃天赐活命神物!然庙堂诸公如何处之?
文章写尽天下事,笔下何曾见苍生?!
诸公高谈阔论“民本’之时,可曾真的想过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此等「清流’,实乃天下至浊!
君道正,臣职明,实政行,则天下饥谨可苏,万世治安可期!此臣所以昧死泣血,叩请陛下乾断!臣海瑞,不胜战栗惶恐待罪之至!谨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