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皇天后土,列宗列祖共鉴,洪武帝发毒誓!(1 / 2)

加入书签

朱棣等人闻言一怔,知晓之前误会了皇帝老子的意思,却也更加疑惑。

“以血为誓?爹,您这没由头的,咋突然要我们发誓?”朱棣问道。

朱元璋没有解释,只是用刀刃轻轻划破手心,殷红血液冒出流淌。

随后把匕首递给年纪最长的老二朱校。

“老二,该你了。”

见老头子都带头出血了,朱棣虽丈二摸不着头脑,也只得乖乖接过匕首,依葫芦画瓢给手心来了一刀。他之后是老三朱椅,再是老四朱棣,最后是朱允坟。

“把手叠在咱的手掌下面。”朱元璋抬臂平举,掌心朝下,温热血珠滴滴落下。

朱棣等人依言照做,各自伸出手叠在了一起。

朱元璋转头看向边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李景隆、蒋璩二人,沉声道:

“你们二人今日便是见证。”

李景隆和蒋囐对视一眼,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不解、无奈,齐点头拱手称是。

“来,跟着咱一起说。”

朱元璋虎眸依次扫过眼前的朱桃、朱稠、朱棣、朱允效四人。

“皇天后土,列宗列祖共鉴。”

“今日,咱朱元璋以血为誓,日后绝不做出至亲相残,同族共戮之事,手中不得沾染亲族之血。”“若有违此誓,上天便让咱夭寿早逝,死后无法享香火供奉,不入阴曹,下世堕入畜牲之道,再不得为人!!”

朱元璋的话音落下,房间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李景隆、蒋囐满脸不敢置信,万万没想到皇帝让他们见证的,竟是这般毒辣的誓言.

朱椟、朱榈、朱棣、朱允效四人也是一脸惊疑,互相打量着身旁的兄弟、侄子、叔父。

“愣着干什么?赶紧给咱发!!”

朱元璋见他们愣在原地,眉头立马紧皱,出言催促。

几人立时回过神,忙压下心中复杂的情绪,学着朱元璋刚才的话立誓。

朱椟:“皇天后土,列宗列祖共鉴。”

“今日,咱朱楼以血为誓. . .”

“若有违此誓. ..再不得为人!!”

朱桐:“皇天后土,列宗列祖共鉴。”

“今日,我朱稠以血为誓. ..”

“若有违此誓. ..再不得为人!!”

朱棣:“皇天后土,列宗列祖共鉴。”

“今日,咱朱棣以血为誓. . .”

“若有违此誓. ..再不得为人!!”

朱允效:“皇天后土,列宗列祖共鉴。”

“今日,我朱允坟以血为誓. .”

“若有违此誓. ..再不得为人!!”

誓言,是华夏自古以来最重的承诺,若立下的誓言无法实现,将会遭受世人唾弃。

王莽新朝末期,前汉光武帝围攻洛阳城,一月,久攻不下,战局形势逐渐对其不利。

刘秀便派人进城联系守将朱鲔,让其投降,许诺以往之事既往不咎,保留其爵位。

朱鲔初时根本不信,因为他在两年前于更始帝刘玄手下时,曾出谋让更始帝杀了刘秀的兄长刘縯。刘秀自幼丧父,是刘縯一手将其抚养长大,正所谓长兄如父,莫过如此。

可想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

在这种情况下,害死了刘縯的朱鲔又怎么可能会相信刘秀的话,出城投降。

但最终朱鲔还是选择了投降,只因刘秀为了取信于他,指着洛水为誓。

刘秀也确实遵守了誓言,再兴大汉后,不曾因刘縯的事情而责罚他,保留了他的爵位。

正所谓,人无信,则不立。

誓言,决不可弃。

前晋司马家的故事,更让华夏后世人对誓言愈发看重。

司马家本是曹魏重臣,司马懿四朝元老,魏明帝曹叡驾崩前,命其与大将军曹爽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曹芳治国。

正始十年,为铲除政敌曹爽,夺取军政大权,司马懿缔造了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趁着幼主曹芳与曹爽等人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的机会,在洛阳发动政变。

虽掌控国都,但曹爽手中掌握着曹魏军权,皇帝曹芳亦在其身边。

只需一纸诏令,曹爽便能召集曹魏各地大军勤王。

局势,于司马懿来说并不明朗,他甚至是弱势的一方。

害怕曹爽狗急跳墙,司马懿采取怀柔政策,亲自写信劝曹爽投降,并让与曹爽的大臣也写信劝说。见曹爽摇摆不定,司马懿效仿光武帝,以洛水为誓,发誓只要他交出兵权,便饶其一命。

作为再兴大汉的开国皇帝,在光武帝刘秀以洛水为誓,并遵守了誓言以后。

洛水,地位超越黄河、长江,已成为汉朝人的信仰。

是以当司马懿以洛水为誓,曹爽信了,交出了手中的曹魏兵权。

可惜,鹰视狼顾的司马懿不是允冠百王的光武帝,他曹爽,也没有得到朱鲔的下场。

回到洛阳交出兵权后,司马懿立刻将其软禁,不久,便罗织了各种罪名把曹爽及其族人全部诛杀。连垂髫的幼童都没有放过,斩草除根。

经此,洛水失去了神圣。

而司马家也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