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当过佃农有什么不好,我们这里都当过佃农(1 / 2)
一炷香时间过去了,刘允从那瓦罐之中拿出细密的洁白的东西的时候,其他人脸上都挂满了一种诡异的神色。
“这……公子,这就是盐?”
那人手里拿着刘允从罐子,伸出手指,小心翼翼捏出来遗作,直接放进了嘴里。
他知道,整个过程里,他都知道,这就是制盐的法子。
老汉叫李广亮,乃是这一片村子里最有威望的老人,这几年能活下来,全靠一手制盐的方法才能勉强活着。
对于袁奎袁青来说,若是李广亮死了,那么制盐的路可能要断了。
即便如此,李广亮制出来的盐,从来都是带着一点点灰暗的,粗大的盐。
介于精盐和粗盐之间。
今日看到刘允亲自动手,拿着制盐的法子,直接出来的精细的白色的细盐,他当场愣住了。“公子,这……”
“这怎么完全不一样。”
刘允只是一个画画的,哪怕心中知道这法子厉害,但也不知道厉害到了哪里。
在后世,盐不就是日常之物么?
可在李广亮老汉眼中,刘允现在就是神。
“这样的盐,要是放在往日,一斤至少一百个大钱啊。”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盐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切!
若是一个国家的盐被人垄断了,那么这个国家的命脉相当于把控在别人手中。
自古以来,盐铁都是国家专政,垄断之物。
每个人每天都要吃盐,离开了盐,这个人或许一天之中还没事,十天也没有事情。
但只要一个月,立马就会出现浑身浮肿,有气无力。
刘允知道,这是电解质缺失。
但在古人看来,这其中深层次的道理他们不懂,但他们知道盐很重要。
“曾经有一支队伍,从解州起兵,被袁奎所灭,其中原因就是那队伍没有盐。”
老头将盐巴塞进嘴里,一个劲儿猛撮着,就像是撮着玉液琼浆,哪怕脸上已经购的不行了,扭曲了。依旧不肯吐出来。
“诸位。”
刘允缓缓起身,让李广亮将所有的精盐拿过去,让众人尝尝。
关羽品尝之后,眼神发亮。
“好啊,这个好啊,一点也不苦。”
“正是我等需要的。”
“三弟,你试试。”
张飞尝了一口,直接懵了。
“没有半点臭味儿啊。”
张飞平日里盐都吃的是什么?醋布!
那玩意儿到了夏天,简直臭不可闻。
但人不知道为何,总是想要搞点这种盐分在身上,这是生物的本能。
刘备此时也唏嘘不已。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公子,这里建造一座雄城,是应该的。”
刘备已经调集了工匠里面比较有经验之人,其中还有一些人,对于城池建造颇有心得。
哪怕如今规划已经有了,但具体怎么建造还在讨论,有了这些精盐,刘备更有信心了。
粮食也有了,盐也有了。
就连赤兔都知道没事在地上舔舔,毕竟马儿的本能是,需要盐分。
刘允看着众人,火热的太阳照在众人脸上。
“诸位,我们要在这里建造一座雄城。”
“这样一座城,不是一天能建造好的,我们新大汉目前也没有太多钱,但我们有粮食,我们有盐,我们有别人没有的劲儿。”
“洛阳是好地方,从来都是好地方,但洛阳太小,容纳不了我们新大汉子民的雄心壮志。”“看着吧,这样一座城,乃是千年大计,一旦建成,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青史留名。”
对于青史留名,这些普通的百姓想都不敢想,他们也不懂。
但他们知道,自己好像要干的事情,很厉害。
“公子,俺们只要一天能多吃一碗粥,就能多干俩时辰!”
“别说一碗粥,就是多一口咸菜就够了。”
“是啊,先前我们干活都没劲儿,那袁奎袁青根本不给我们一点盐吃。”
“粮食尚且是其次,但人不吃盐啊,直接就不行了。”
众人议论的时候,刘允看向了城外的方向。
敲敲打打的解州城墙上,不少人已经指着远处的路边,发出惊呼。
在那边,有一条长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但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包袱,正在朝着这里而来。“来了,来了!”
“他们来了。”
“我就说,他们要是知道咱们新大汉的政策,一定会来的。”
“都是华夏百姓,公子给咱们这些人当人的机会,为什么不来。”
在这世道,当个人,竞然成了一种奢望。
刘允深吸一口气:“欢迎新来的同袍!”
众人齐刷刷鼓掌。
踏入城中的那些百姓,一个个身上背着包袱,局促的站在路边,看着众人鼓掌,低着脑袋。为首之人,朝着刘允拱手。
“敢问公子,我等加入新大汉,在何处安身?”
他指了指身后的人。
“我等想要活着,携家带口,家中的农田也早已不是我们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