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世道难活(2 / 3)

加入书签

不是拿去卖,而是给自己吃。

“带鱼、细刺太多,马鲛?肉质酸腥、口感略柴,黄鱼又吃得腻歪......”

噗通!噗通!

一条又一条海鱼被他随意丢下船,再由盘桓游曳的白鲛吞吃,仿佛投喂鱼食。

【承山海之息,饲灵结缘,山海眷顾度获得微量提升,+0.000012%↑】

【承山海之息,饲灵结缘,山海眷顾度获得微量提升,+0.000012%↑】

【......】

嗡——

与此同时,一缕缕玄之又玄的感应,自冥冥虚空垂落,悄然在李长生心间萦绕。

用人话讲,大概就是万物有灵,善有善报,投喂生灵,每隔半刻钟,就能增加一次“山海眷顾度”。

虽然他目前,尚不清楚这“山海眷顾度”有何神妙福缘之处。

不过大道至简,存在即合理。

这山海眷顾度,既源自善念,那便已是善果本身,至于最终会开出怎样的花、结下怎样的果,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海鲈?这个不错。”

最后,综合味道特点、营养价值、处理繁复、口感体验等因素,留下了两条鲈鱼。

“细刺极少、低脂肪、高蛋白,几乎没有腥味,入了秋,肉厚油香,最宜清蒸。”李长生喃喃自语,将海鲈藏进暗格:“正适合我这种口齿不好、消化不良的老年人。”

“再留几条小黄鱼,掩人耳目。”

挑挑拣拣,拾掇妥帖,给白鲛安排好任务,李长生撑起船桨,朝岸边划去。

近来渔情越发艰难,倘若有其他渔夫在场,定然要骂他不知好歹、暴殄天物。

但李长生一介老翁,打些杂鱼,甚至打不到鱼,才更合理。

世道艰险,不得不小心谨慎。

——

日头高悬,金乌巡天。

时近中午,李长生撑船靠岸,遥遥就瞧见岸边人头攒动,似是发了什么事,格外闹腾。

“老李?”一人诧异地望来。

“今儿个怎地这么早收工了?”

李长生抬眼,见来人披挂蓑衣斗笠,皮肤黝黑皲裂、跛脚而行,旋即干笑两声:“打不着鱼,又饿得慌,只好先回来填个肚子。”

说罢,抖了抖空瘪的鱼篓。

陈大志,李长生隔壁舍邻,儿子早年出海、不幸溺亡,儿媳在岛上腌坊讨活,家中另有一孙女陈小鱼,小名二妮。

讨海人老来多病海风骨。

像陈大志这种,就是长期曝晒、海水盐分侵蚀导致的“鳄鱼皮”和风湿性关节炎。

季节轮转、寒湿交替,剧痛难忍。

“唉!”陈大志长叹。

“深秋入冬、海鱼洄游,日子是越来越难了,连你都打不着鱼。”他抻着脖子,仔细瞄了眼,瞧见李长生鱼篓中尽是些臭鱼烂虾,莫名暗爽,但随即愁上心头。

李长生干咳一声,不置可否:“是啊,渔场贫瘠,日子难熬,大家都打不着鱼,只能去外海碰碰运气。”

“这是发生了何事?”

李长生望了眼围在渔栏外的人群,见群情激奋,人人脸色难看、如丧考妣。

“害别提了!”

言及此处,陈大志脸色更加愁苦,压低嗓音说道:“老李你还不知道吧?那姓白的,从明天开始,突然要把例钱提高三成!”

“根本不给人活路!”

“老李你可怎么办哟!一个人孤零零的没个帮手!”陈大志仿佛预见老友的悲惨结局:“挨千刀的,那可真是个活阎王!”

“又提三成?世道难活啊!”

“可不是嘛!”

李长生的脸色也难看下来,虽然他现在完全不在意,只是在配合表演、融入氛围。

大虞自诩仙朝,但除了地理稍有不同,其它地方,几乎和古代封建王朝一般无二。

春秋两季赋税、渔船停泊费,这是官面上的,渔栏摊位费、每月例钱,这是渔霸强加的,四座大山,压得底层百姓喘不过气。

苛捐杂税、层层盘剥,阶级固化、上升通道被堵死,这就是封建王朝。

努力奋斗,咸鱼翻身?

痴心妄想!

“算算时日,税船就在这两月了。”陈大志显然怨愤难平、低声嘀咕:“眼看秋税在即,那姓白的还敢强加例钱,也不怕走夜路,给人摸了去。”

“谁敢去摸他?人家学过武哩!”

旁边一个满脸褶子的老渔民,用破草帽遮着半张脸,嗤笑道:“别说本身就是练家子,背后还有一个大哥在巡海卫当差!”

“唉......”

角落又传来一声叹息,一个渔民愁苦地抹了把脸,隐隐带着点哭腔。

“喜子爹昨夜赶潮,想多摸点货凑例钱,黑灯瞎火的,一不留神叫那毒石头给蛰了,现在还躺着呢,要人命哟!”

“那咋办?”

“咋办?要不是家里还杵着几张嘴,老子早他妈撂挑子不干了!去那水龙寨,混个飘海子弄潮儿,不比打条臭鱼强?”

“细点儿声!你不要命啦!”

“......”

所谓飘海,即是当海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