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包地种菜(1 / 2)

加入书签

王大山一脸笑意的看着陈旭东,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晃儿都长这么大了,你这个淘小子都成大小伙子了!”

陈旭东羞赧的点点头。

“王叔,你坐!”

“王爷,抽烟!”

钱贵把椅子拽到王大山近前,赵鹏举掏出兜里的阿诗玛递给他。

王大山也没客气,坐在椅子上,接过烟瞅了瞅,“这是好烟啊,给我抽白瞎了!”

“您就抽吧,啥白瞎不白瞎的。您要是喜欢,赶明儿我买两条给你送过去。”赵鹏举说着就掏出火机,给王大山点上。

王大山摆了摆手,吐出一团烟雾,“抽着冒烟就行呗,有那钱干点啥不好,可不敢糟蹋钱。”

赵鹏举笑笑没说话。

一时间,屋里没人说话,只有王大山一口一口吧嗒吧嗒抽烟的声音。

三个人都明白,王大山来矿上肯定是有事,都在等他开口说话。

片刻过后,王大山扔掉手里的烟头,用脚使劲捻了捻,抬起头问道:“鹏举,你爸呢?”

“我爸在老龙矿呢,王爷你找他有啥事吗?”赵鹏举回道。

王大山沉吟了几秒,说道:“鹏举,你能不能和你爸说说,让矿上多招点我们玉田村的人。”

这事赵鹏举还真的说了不算,不仅他说了不算,就连陈建国也不好答应。

煤矿的采煤巷道就那么多,每个巷道的工作组人数都是固定的,基本都是5个人,多加一个人,就等于多一个人分钱。

如果是成手,可能还好一点,其他人怨言不会那么大。

如果是新手,那就相当于一个人占了其他5个人的便宜,这5个人心里会怎么想?

而现在,玉田村要来矿上挖煤的人,基本可以确定都是新手。所以说,这事就是陈建国来,也是没招。

赵鹏举只能搪塞道:“王爷,现在矿上不缺人啊,如果缺人了,一定先可咱玉田村的人招,你看行不?”

王大山露出无奈的神情,眼里的光顿时黯淡。

他叹了口气,道:“唉!我知道,我知道!我这也是没办法,看别的村子一天比一天富,玉田村的日子却越过越穷,我这是干着急啊。”

看着王大山无助的眼神,陈旭东心生怜悯。

玉田村的人也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也并不懒,相反要比其他村子的人,还要付出更多辛苦。

因为玉田村的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连成片的土地并不多,有些地甚至在山脚下、半山腰处。

即便如此,他们地里的收成也不如其他村子的好,因为其他村子是黑土地,玉田村差不多有一半地是黄土地。

陈旭东十分清楚自己是什么德行。

自己没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也当不了什么救世主,唯一的优势,可能也就是后世几十年的经验,仅此而己。

短暂的平静过后,王大山缓缓站起身,“行了,你们忙吧,我先走了!”

说完,便朝着门外走去。

“王爷,我送送您!”

陈旭东快步向前,走到王大山的身后,赵鹏举和钱贵也紧随其后。

“送啥,都不是外人,快回屋吧。”王大山笑着说道。

陈旭东没吭声,站在他的身侧,伸手虚扶着他有些佝偻的身躯。

王大山转头看了看陈旭东,“我身体硬朗得很,啥事没有,快回去吧。”

陈旭东笑着说道:“好几年没在村里玩了,我西处转转。”

王大山见他这么说,也不再多说什么,由着他跟着自己。

赵鹏举、钱贵俩人送到门外就停下了脚步。

看着陈旭东送出矿院大门还没回来,钱贵笑着说道:“旭东这是要送君十里啊。”

赵鹏举笑着摇摇头,心想:我这个弟弟,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陈旭东和王大山一边走着,一边唠着家常,“王爷,您家里有多少地?”

王大山笑了笑,道:“我家地可不少,总共能有2垧地,只有不到一垧地是平地,那时候穷啊,只能西处开荒,这块种点豆子,那块种点地瓜,要不这一大家子,拿啥养活。”

陈旭东接着问道:“那咱村平地的耕地面积有多少?”

“那可没多少,全村200多户人家,也就不到200垧平地,平均一户一垧不到。”

“王爷,你说要是有人要包地,全是包平地,一垧地得多少钱?”

“你问这个干啥?”

“王爷,我就随便问问。”

王大山低着头,仔细算了算,“要是自己种,赶上年景好,一垧地差不多能产8000多斤苞米,去年国家的订购价是2毛3,这是1800元。”

“除去种子化肥,再扣除农业税,忙活一年到头也还不到1000元,还没有在煤矿挖煤一个月赚得多。”

陈旭东笑笑没吭声,心说:煤矿赚得是多,可挖煤的人是拿命在赚钱啊。

即便是陈建国这么注重生产安全,还是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小的事故,不是这个胳膊折了,就是那个腿折了。

王大山接着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