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战定音(1 / 4)
晨光像把豁了刃的砍刀,硬生生劈开戈壁滩的黢黑。起床号刚扯开嗓子,河南老赵一脚踹开破棉被,露着半拉黢黑胸脯子就蹿起来:"快起来!日头都舔腚沟子了!"他操起搪瓷缸子哐哐敲床架子,震得地窝子顶棚扑簌簌往下掉沙粒子。几粒粗砂落进知青小王的铺盖卷,在洗得发白的绿布面上滚出细小沟痕。
知青小王迷迷瞪瞪摸眼镜,被陕西老马兜头泼了把凉水:"醒醒吧!今儿要误了时辰,那可了不得!"二十来人跟下饺子似的扑腾,胶鞋踩得泥地噗叽响。有人把漱口水喷到甘肃老秦裤裆上,惹得满屋子哄笑:"秦麻子,你这裤裆比涝坝还涝!"老秦也不恼,就势抖着两条沾湿的裤腿跳起秧歌,活像只扑棱翅膀的灰鸭子。
没一会儿,所有人就在响亮的号子声中迅速集结,胶鞋底磨出的毛边刮蹭着盐碱地,发出细碎的沙沙声。新涝坝边的空地上,眨眼间就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前排几个汉子后脖颈晒脱的皮,在晨光里泛着鱼鳞似的白光。
“全体都有!立正!”王力那如洪钟般的吼声,让武装带上反着冷光的铜扣都随着胸腔震动微微发颤。三千多双沾满泥浆的胶鞋,在这一声令下,“唰”地一下整齐并拢,动作整齐划一,瞬间卷起一片呛人的黄尘。
孙专员迈着稳健有力的步子,大步跨上由六个弹药箱紧密垒成的讲台。他身姿挺拔,脊背像戈壁滩上坚韧不屈的胡杨,无论风沙如何侵袭,都屹立不倒。背后的勘测图纸在风中哗啦作响,图纸边角被砂砾磨出毛边,像面历经战火的残破战旗。
“同志们呐!”孙专员摘下帽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今天把大家伙儿召集起来,是要讲讲咱们塔河总干渠工程的‘三个硬仗’!这三个硬仗,那可是咱们必须要攻克的难关,是咱们向塔河、向祖国、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咱可不能怂!”
“第一仗是防疫战!”孙专员的声音通过扩音器被放大,在空旷的戈壁滩上久久回荡,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是向病魔宣战的号角。“林悦同志,你来讲讲!”
林悦同志走上前,她的声音响亮中带着几分海派特有的矜持,却直抵人心:“同志们,这防疫战,可是咱们当下的头等大事。在这戈壁滩上,环境艰苦,咱们更得讲究卫生,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咱们得从自己做起,勤洗手、地窝子里勤打扫,这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身边的战友。吃饭的家伙,用开水烫烫,可别让病从口入。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那还咋干活?”
“还有啊,咱们得时刻留意自己的身体,要是有个发热、咳嗽的,得赶紧报告,可别藏着掖着。防疫知识,咱们都得懂点儿,自己保护好自己。卫生规范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长期坚持。咱们得一起努力,筑起一道牢牢的卫生防线!只要大家伙儿积极配合治疗,就一定能战胜病魔!我们一定能守护好每一位同志的健康,让大家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
话还没说完,隔离区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那声音像一把钝锯,狠狠切割着所有人的神经,让大家的心猛地一紧。
王力立刻跨前两步,他腰间的五四式手枪撞在武装带上,发出“哐当”的声响。“怕个啥!老子以前打游击的时候见过比这凶十倍的伤寒,照样带着全连挺过来了!这小小的痨病,能难倒咱们?!咱可都是硬汉子,没那么容易被打倒!”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周波突然挤出人群,“扑通”一声跪在台前,操着生硬的普通话哭喊着:“阿拉错特了!前夜里想逃,是怕被活埋......”
王力正要大声呵斥,张志成却迅速跳下台,一把扶起他,语气坚定又温和:“快起来!革命队伍可不兴这套!过去的都过去了,只要你肯努力,在这里一样能为国家出份力,一样能重新做人!咱往前看,好好干!”只是张志成的掌心隔着粗布工装,都能摸到对方肩胛骨硌手的凸起。
孙专员趁机举起铁皮喇叭,声音洪亮地说道:“第二仗是思想战!同志们,我们来到这戈壁滩,条件艰苦是不争的事实。风沙大、缺水少粮、居住环境简陋,这些困难时刻考验着我们的意志。但我们不能被这些困难吓倒,我们要从思想上武装自己,坚定信念!咱可不能当孬种!”
“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是为了自己吗?不是!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让塔河两岸的百姓能有水灌溉农田,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肩负着国家的期望,人民的重托。每一个在这里挥洒汗水的日子,都是在为祖国的繁荣添砖加瓦。咱干的可是大事业!”
“在思想上,我们要克服的第一个敌人就是畏难情绪。”孙专员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众人,“有的同志可能觉得,这工程太艰巨了,我们真的能完成吗?我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缺衣少食,还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退缩了吗?没有!他们靠着坚定的信念,完成了这举世瞩目的壮举。我们今天的困难,和他们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咱可不能丢了这股子精气神!”
“还有思乡之情。”孙专员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我知道,很多同志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