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同筑家园(2 / 5)

加入书签

大刘和工程人员叫到跟前,又看向一旁的阿米尔,说:“阿米尔,上次咱们一起看的蓄水池和引水渠的地方,这大水一冲,估计变化不小。还得麻烦你再带我们去瞅瞅。”

阿米尔用力点点头,说:“行嘞,张队长,我熟得很,这就带你们去。”

到了上次划定的蓄水池地点,风呼呼地吹,测量旗帜被吹得哗啦哗啦响。张志成和工程人员们迅速散开,各自忙活起来。小李抱着水准仪,稳稳地找着合适的架设点。张志成一边观察,一边和阿米尔交谈:“阿米尔,这大水过后,这儿的地势感觉变化挺大啊。你对村里的情况最熟,有没有发现啥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阿米尔眯着眼,迎着风沙,仔细瞧着四周,挠挠头说:“张队长,我觉着这地儿好像比以前低了些,而且那边原本有条小沟,现在都被冲没影了。”他抬起手臂,指向一处模糊不清的低洼地带,那里原本的沟壑已被泥沙填平。

张志成顺着阿米尔指的方向看去,点了点头,说:“嗯,确实。这些变化都会影响蓄水池的设计和施工,咱们得重新规划。”

这时,小李在水准仪后喊道:“张副指挥,这地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数据采集难度不小。”

张志成赶紧走到小李身旁,俯下身,透过水准仪的目镜仔细看了一番,眉头皱了起来。“嗯,这地面情况确实复杂,你再调整一下测量的点位,多采集一些数据,尽量把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

小李直起身子,脸上带着一丝焦急,说:“张副指挥,这地面平整度偏差太大,就算我们多采集数据,最终得出的方案也可能和之前预想的差很多。而且时间紧,我们在这上面花太多精力,会不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度?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先按之前大致的规划方向,在施工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情况微调,没必要现在就这么精确地重新勘测。”

“小李,这可不行。蓄水池关乎着村子日后长期的用水问题,一点都马虎不得。这大水过后,地形变化明显,我们必须得重新精确勘测,只有掌握了最准确的数据,设计出的方案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要是现在偷懒,按之前模糊的规划施工,日后出了问题,那损失的可不光是时间和人力,还可能给乡亲们带来更大的麻烦。咱们既然来了,就得把事情做好,这是对乡亲们负责,也是对咱们自己的工作负责。”

小李咬了咬嘴唇,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说:“可是张副指挥,就算我们现在精确勘测了,之后施工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一些突发情况再次改变方案。而且这么大的偏差,重新设计方案,会不会太理想化?我们得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啊。”

张志成看着小李,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小李啊,我懂你担心进度的心情,咱们工程的每一步都关乎着各方的期望,时间确实宝贵。但你想啊,这蓄水池是村子的命脉,要是一开始就因为怕麻烦留下隐患,等后续施工时发现问题,那时候再返工,耽误的时间更多,对工程整体的影响也更大。现在咱们多花些时间把基础打牢,看着好像慢了,其实是在为后续的顺利推进做保障。”

小李的心里还是有些犹豫,开口道:“张副指挥,我知道您说的在理,可我总担心咱们太追求精准,到最后反而会被各种意外因素打乱计划。就比如这地面的复杂程度远超预期,就算我们现在拿到了精准数据,施工时遇到地下暗河、流沙之类的状况,方案还是得改。”

张志成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处被风沙笼罩的土地,说:“工程建设本来就充满变数,咱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不去追求最完善的方案。你说的那些意外情况,我们确实没法完全预见,但通过精确勘测,至少能降低这些风险带来的影响。我们依据最准确的数据设计方案,在施工时就算遇到突发状况,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而不是盲目地边干边改。这就好比盖房子,只有把地基打得又深又稳,房子才能经得住风雨的考验。”

小李心里的顾虑慢慢消散。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和愧疚,说:“张副指挥,我明白了,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之前太执着于进度,忽略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差点因小失大。您放心,我这就按您说的,全力以赴去采集数据,一定把工作做到位。真不好意思,刚才还和您争论,耽误了不少时间。”

张志成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没事,小李。咱们都是为了把工程做好,有不同想法很正常,重要的是能及时沟通,达成共识。现在咱们一起加油,争取早点把这蓄水池的方案定下来,让乡亲们早日用上放心水。”

小李用力地点点头,转身快步走向水准仪,大声招呼着身旁的同事:“来,咱们再仔细找找合适的测量点位,这次一定要把数据采集得精准无误!”说完,他熟练地调整着水准仪的角度,目光专注地透过目镜,仔细测量着地面的每一处细节,手中的记录板上,很快就密密麻麻地记下了一组组精确的数据。其他工程人员也被感染了,干劲十足地忙碌起来,整个施工现场充满了紧张又有序的氛围。张志成看着忙碌的众人,嘴角微微上扬。

孙专员还在艾克拜江的陪同下,了解村子的整体情况,还有每家每户的具体困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