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同筑家园(3 / 5)

加入书签

“哎呀,孙专员,您瞅瞅嘛,这羊圈塌了不老少,羊娃子们都没个踏实待的地方。再看这些房子,好多老人娃娃只能挤在没垮的那几间屋里头,晚上睡觉都得侧着身子,地方窄巴得很呐!”艾克拜江苦着脸,满是无奈地说。

孙专员神色凝重,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紧锁,说:“艾克拜江兄弟,这些情况我们都记下了,肯定要想办法解决。咱们先去几户受灾重的人家瞅瞅。”

两人来到一户人家门口,只见一位老人正坐在门口,望着倒塌的房屋唉声叹气。孙专员快步上前,蹲下身子,握住老人的手,关切地问:“大爷,您家里人都还好吧?这大水一来,可把大伙折腾的够呛。”

老人抬起浑浊的眼睛,嘴唇颤抖着说了一长段话,艾克拜江翻译过来就是:“好着呢,就是房子没了,这往后不知道咋住。他们家没有壮劳力,想要重新盖房,简直想都别想。”

孙专员安慰道:“大爷,您别着急,我们就是来帮大伙解决困难的。您放心,这房子肯定能重新盖起来,而且会比以前结实得多。”

从老人家里出来,艾克拜江又带着孙专员去了几户村民家,情况都差不多,不是房屋受损严重,就是生活用品被水冲走。孙专员一边听着艾克拜江的介绍,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后续的帮扶计划。

张志成那边,测量工作还在紧张进行。小李和同事们已经采集了大量数据,正准备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张志成看着忙碌的众人,转身对大刘说:“大刘,现在测量这边还得些时间,你先带着兄弟们去帮老乡们修修羊圈和房子。”

二十个小伙子来到一处倒塌的羊圈旁,打量了一下四周,大声喊道:“兄弟们,咱们先把这些倒下的木头拾掇出来,看看哪些还能用。”

小伙子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用铁锹铲着地上的泥土,有的两人一组抬起倒下的木头。不一会儿,羊圈周围就清理出一片空地。

“大刘队长,这羊圈得重新搭架子!这些木头好多都断了……”一个小伙子喊道。

大刘点点头,说:“行,咱们先把能用的挑出来,不够的再想办法。”留下几个人在这儿继续拾掇,其他人来到村子边缘的一片树林。几棵倒下的树是大水冲倒的,一直撂在这儿,还挺方便。

他看着这些树,满意地说:“行,兄弟们,动手吧,把这些树锯成合适的长度,扛回去。”

在村子中央开阔空地,几个年轻小伙子为制建房用的土块做着基础准备。?

他们在地上深挖一方坑,随后几个小伙子去村里老井提上一桶桶井水,倒入土坑。井水浸润干燥松散的泥土,泥土变软,颜色变深,有了黏性。

?一个壮实小伙子挽起裤脚,跳进满是软泥的坑。他双脚踩泥,身体下蹲,双手随身体节奏摆动,用脚使劲踹泥,不时左右转动身体,让泥土被均匀踹过,在他脚下逐渐变得软硬均匀,成为可塑形的黏土。

“嘿,把铁锹递给我!”

旁边同伴听到,赶忙把铁锹递入坑里。手臂一挥,将泥甩上坑沿,泥堆成一堆。?打土块要用模子,模子由两短两长四块木板钉成标准长方形木框。

把模子放地上,旁边放一盆水,从泥堆边缘抠出泥团,放地上滚搓,让泥团沾上周围散落的芨芨草。抱着搓好的泥团,他快步走到模子前,发力将泥团砸进模子。随后,双手从水盆捧水倒入模子,双手用力挤压模子内泥团,借助腿部力量,泥团贴合模子形状,变成标准长方形土块。之前倒的水有润滑作用,因此取下模子是哦分轻松。挨着放好后,又继续打下一块,就这样周而复始。

?日头高悬,戈壁滩热浪滚滚,地面滚烫,空气燥热。一中午过去,土块被晒得硬邦邦。大刘过来查看,面露满意,拍手说:“兄弟们,干得不错!土块质量好,接下来垒砌。”?众人两人一组配合。一人搬起经太阳暴晒、表面粗糙且温度高的土块,另一人用小铲子挖泥浆涂抹土块边缘,然后小心垒砌。每块土块摆放整齐,角度精准,很快一面坚实的墙立起来!

老乡端着一盆略显浑浊的苦碱水走了过来,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孩子们,辛苦了,喝点水解解渴。”小伙子们纷纷停下手中正在扎羊圈的活,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接过苦碱水,连声道谢。大刘看着手中这碗颜色怪异的液体,心里明白,村里的奶牛被洪水冲走了,存的茶叶也全泡烂了,如今能有这苦碱水,已是老乡能拿出的最好东西。

他抿了一小口,瞬间,一股辛辣的味道在口腔中散开,像无数细小的针在扎刺,喉咙也如同被烈火灼烧,让他忍不住想要立刻吐出来。可当他抬眼,看到老乡满是皱纹的脸上那真诚质朴的笑容,大刘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他没有丝毫犹豫,一仰脖,将整碗苦碱水全喝了下去,喉咙和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般的难受,眼眶也因这刺激瞬间红了起来。但他只是用力眨了眨眼,把苦涩和难受都咽进肚子里,然后转身,更加卖力地投入到扎羊圈的工作中。手中的绳索在他粗糙的大手中快速穿梭,仿佛要用这股力量,把老乡遭遇的苦难都一并扛起来。

大刘那红着眼眶、仰头喝下苦碱水的一幕,被一旁赶来送工具的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