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刘备进位齐王,李翊受封丞相(4 / 5)

加入书签

难以统合其他州郡。

所以既要格局大,又要根据刘备实际控制地区,以及历史传承来看。

真正的选项只有两个,

一个是齐王,一个是楚王。

齐王肯定是最佳选择。

因为刘备核心地盘就是徐州、青州、冀州,这是刘备的大头区域。

而该区域基本与齐国疆域高度重合。

齐都临淄在青州,徐州为其南境,冀州为其北境。

这是地理上的考量。

然后是称齐王的政治象征。

齐为周代首封大国,称齐王可以标榜“尊王攘夷”。

以进一步彰显自己的政治正统性。

同时齐地自春秋以来便是华夏的经济文化中心。

管仲变法、稷下学宫,都出自于齐。

称齐王可以其历史号召力,吸引天下士人归附。

除了齐王之外,

次一级的选择是楚王。

称楚王,则重心更加偏向于扬州、豫州。

但这两地都不是刘备的核心领土,所以肯定是不如齐王的。

除以上两种选择外,

也可以自创王号,比如东平王,取“平定东方”之意。

但这种王号都缺乏历史根基,是下下选。

终上来看,齐王就是最优选。

在敲定好王号之后,

接下来便来到了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了。

首先是天降祥瑞。

时有流星于夜坠于徐州城东,术士言:

“此帝星移位,应于汉东。”

徐州之民,闻之皆惊。

或有渔夫于广陵捕鱼,捞一“赤鲤”。

背现“汉兴”纹路!

时人闻之,无不惊叹。

在天降祥瑞后不久,舆论渐渐发酵。

然后徐州出现了万民请愿的景象。

徐州上千父老,齐齐跪伏于下邳郡府门前,高呼:

“请刘将军顺天应人,进爵王位!”

这些父老绝对“自愿自发”,全都哭拜于郡府门前。

言说刘将军若不答应,他们就长跪不起,死在这里。

刘备最后只能亲自出来安抚众人,表示民意难违,同意了进位齐王。

公元204年,春正月。

刘备登坛,坛上刻有篆文——

“齐王受命,汉祚再昌。”

群臣皆依次序排列站好。

李翊、关羽请刘备登坛。

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齐王。

李翊捧金盘进献“齐王玺”。

玉质青苍,螭钮盘龙。

底刻“承汉继齐,永镇东土”八字。

诸葛亮依照周礼,持九旒王冠进上。

鲁肃在旁侧诵祝:

“王其抚齐,以续汉光!”

冠冕既正,群臣伏拜:

“齐王千岁!”

刘备既受贺拜,乃执齐王剑,举天誓曰:

“孤今为齐王,非图富贵,实为诛国贼、安黎元!”

“天下板荡,奸雄鹰扬。”

“孤当率齐鲁之众,复我汉家山河!”

话落,三军雷动,战鼓震天。

包括文武百官在内,以及周围士兵,齐声高呼:

“汉室兴复,齐王千岁!”

“汉室兴复,齐王千岁!”

“……”

声震寰宇,响彻云霄。

……

《后汉书》载:

“备以宗室之重,据齐、冀之饶,纳翊、亮之谋,受‘齐王’之号。”

“未即至尊,旌旗所指,天下震动。”

“论曰:刘备之称齐王,非僭也,权也。”

“当是时,汉室陵迟,曹操拥兵自重,孙权割据一方。”

“若无王号以镇之,则士民何依?将士何望?”

“此所谓备晓《春秋》之义,得国之正也。”

……

刘备既称齐王,正式册封长子刘禅为王世子。

时刘禅乃正牌夫人袁瑛所出,乃嫡长子也。

袁夫人夜梦仰吞北斗星,而后怀孕。

故为其子取名刘斗,字升之。

然刘备既已称王,刘斗乃唯一子嗣,又是王世子。

故刘备命为刘斗改名刘禅,以“禅”字承王意。

改字公嗣。

王世子既定,

刘备拜李翊为丞相,命为百官之长,总领全**政之务。

赐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

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录尚书事。

赐参赞军国机密,自辟僚属特权。

封爵琅琊侯,食邑一千户。

……

封鲁肃为太傅,持节督淮南军政,掌南方外交事务。

赐爵东城侯,食邑三千户。

……

荀攸为太常,赐爵颍阴侯,食邑两千户。

……

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代王征伐。

督青州军事。

增益汉寿亭侯食邑一千户。

……

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钺,领徐州牧。

许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