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刘备进位齐王,李翊受封丞相(5 / 5)

加入书签

虎步营”,领私兵三千人。

增益新亭侯食邑一千户。

……

赵云为翊军将军,掌管禁军。

赐永昌亭侯,食邑三千户。

另赐白银甲胄一套,白马十匹。

……

陈到封中护军,赐爵安乐亭侯。

田豫封度辽将军,督幽州军事,赐爵渔阳侯。

其余各拟功勋定爵。

刘备既为齐王,这才修表一道,差人赍往陈都,表奏天子。

书曰:

“臣备稽首再拜,谨奏陛下:”

“臣本汉室疏宗,涿郡愚钝,本无才德可称。”

“然今天下崩析,奸雄窃命,曹操胁逼圣驾,孙权僭越江东。”

“致使社稷倾危,苍生倒悬。”

“臣虽庸劣,然念高祖创业之艰,光武中兴之难。”

“不得不奋起微力,以维汉统”

“今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臣已得据青、徐、冀三州,暂安黎庶。”

“然曹操虎视中原,孙权狼顾江南,刘表、刘璋俱怀不臣之心。”

“臣若不正位号,恐将士无主,百姓无依。”

“故臣斗胆,于徐县受齐王之号,非敢僭越,实为抚定人心之举。”

“臣虽称王,仍奉陛下为天下共主。”

“齐国之政,皆以汉制为准;齐王之印,必待陛下钦赐。”

“若蒙天恩,臣愿亲赴陈都,面圣谢罪!”

“伏惟陛下圣鉴,臣备惶恐顿首!!”

——齐王臣备谨上。

直到刘备这封表文写下,才真正显示出了他的政治才能。

他先是强调称齐王,只是临时权宜,仍奉天子为正统。

避免了被曹操指责为“僭越”,争取道义优势。

虽然上表,但却不待批准。

此举仅为通告天下,表明他刘备非是自立,而是“代汉镇乱”。

表文很快传回陈都朝廷。

天子刘协看罢表文,大惊失色,谓群臣道:

“刘将军竟已称王耶!?”

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协内心里还是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儿。

很不好受!

刘协一时庞然无措,即问国舅董承为之奈何。

董承持笏出列,道:

“目今刘备雄踞东方,有灭袁讨逆之功。”

“又是我汉家宗室,既有鞍马之劳,纵封齐王,亦无不妥。”

“陛下不妨使人前去贺谒,以彰陛下之明。”

刘协一怔,不知董承何意,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下朝之后,又急忙找到董承,问刚刚他在朝上是什么意思。

董承乃小声说道:

“朝中皆是刘备耳目,臣不敢妄言。”

刘协乃道:

“那国舅的意思是……?”

“立刻将此事告知曹操,目今天下唯一能抗衡刘备的,只有曹操。”

“使此二人相斗,或有转机。”

刘协从其言,即秘使人将刘备称齐王之事,告知颍川的曹操。

未过多久,

曹操在许县闻说刘备自立齐王,不禁勃然大怒:

“——啊!”

“织席小儿,安敢如此!”

“视吾为无物耶?吾誓灭之!”

曹操心头恼火,暗道难怪此去在并州时,庞统答应地如此爽快。

原来刘备竟抢先一步称王。

如今全天下都知道他曹操将与刘备两雄争霸。

而刘备先在名位上压了他一头。

偏偏这一头,曹操还不好说些什么。

毕竟人家本就是宗亲,称王合情合理。

“传令,速速起兵。”

“吾要与大耳贼决一死战!”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