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章: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3 / 4)
,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石崇的奢华生活,尤其是他与王恺斗富的故事,堪称古代豪富生活的极致展现。王恺,身为皇帝司马炎的舅舅,官拜右将军,自是位高权重,家财万贯。然而,他却与石崇较上了劲,两人竞相炫耀财富,展开了激烈的“斗富”大战;
在厨房里,王恺用麦芽糖刷锅洗碗以示奢侈,石崇则用蜡烛当柴烧火;王恺在四十里的路面上铺丝绸帷幕,石崇则将五十里道路围成锦绣长廊;王恺用花椒面和泥盖房子,石崇则用珍贵的赤石脂作为涂料……这样的比拼层出不穷,王恺在斗富中屡屡败下阵来,心中怨气冲天,誓要扳倒石崇;
而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赏赐给了他一株珊瑚树,高有二尺多,枝柯扶疏,是世间罕见的宝贝,无与伦比,王恺以为得到了天下至宝,满心欢喜地跑到石崇的金谷园进行炫耀;
没想到石崇嗤之以鼻,非常的不屑,漫不经心地拿起一个铁如意,没用几下就把这晋武帝赏赐的珍贵珊瑚敲得粉碎;王恺看到这一幕大惊失色,立马大声呵斥石崇说:‘你竟然打碎我的珍贵宝贝,你怎么这么妒忌,这么狠心呢’?
没想到石崇心平气和地说:‘你也不必紧张,我照样赔偿给你一个就是了’!
于是让仆人把家中所藏的珊瑚取出来摆列在桌子上,高三尺的就有六七株之多,而二尺左右的那就更多了,这下可是把王恺看得目瞪口呆,他随便抱了一株,怅然若失地离开了金谷园,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仅没了晋武帝赏赐的珍宝,还让石崇当面把自己好好地羞辱了一顿,颜面扫地。
古时候的豆粥是较难煮熟的,但是只要石崇想让客人喝豆粥时,随便吩咐一声,不用多长时间就能热腾腾地端来了。即使到了寒冬腊月时,石家的饭桌上依旧有绿油油的新鲜蔬菜,这在当时可是件大大的怪事;有次石崇与王恺一块出游,看谁能够先进洛阳城,石崇那看似不行的牛总是疾行若飞,迅速地超过王恺的牛车;
正是因为这三件事,让王恺恨恨不已,苦苦寻找报复石崇的机会,于是他用金钱去贿赂石崇的下人,问出了这三件事情的原因;
那个下人回答说:“豆很难煮熟的,都是先预备下加工成的熟豆粉末在那,等客人一到,先煮好白粥,最后再将豆末投放进去就成热气腾腾的豆粥了;而韭菜是先将韭菜根捣碎后掺在麦苗里,自然在冬天里依旧能吃到绿莹莹的韭菜了;至于这个牛看上去没什么体力,但是车总是跑得快,那是因为驾牛者的技术好,对牛不另加控制,让它撒开欢儿跑自然就是越跑越快了。”听到了这番解释之后,王恺是恍然大悟,立即就仿效着做,果然真的与石崇势均力敌了。
刘舆兄弟在年少的时候与王恺有些隔阂和矛盾,王恺假意让他们在王家留宿照顾,实际上是打算找机会把他们活埋了以报年少时的仇,但是石崇却与刘舆交情匪浅,在他听说了王恺要活埋刘舆兄弟二人的阴谋之后,也不管已经天黑夜深了,骑马飞速奔入了王恺家里,询问二刘的所在。
王恺自知理亏,又在石崇的追问下没话可说了,只好交出了刘舆兄弟二人,石崇亲自将刘舆兄弟救了出来,一起坐车离开,在车上石崇关心的对刘舆说:“年轻人,怎么就轻易地相信别人又在别人家里留宿呢?”刘舆对于这次的救命之恩十分感激。
一天,石崇一边陪着一位来宾饮酒作乐,一边看绿珠翩翩起舞好不潇洒自在,但是这位贵客看到绿珠,被绿珠深深地吸引住了,石崇上来几次劝酒他都心不在焉,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石崇心里暗暗笑着,大手一挥,音乐立马停止,而绿珠也退了下去。直到这个时候贵客终于转过神来,十分惋惜;
这时石崇突然心血来潮,当即宣布说:“以后我石崇宴请各位来宾,除了让美女们上来翩翩起舞来给大家助助酒兴,还会分别让她们给大家劝酒。如果被劝酒的宾客不喝或者不是一饮而尽,那肯定就是这些劝酒的人怠慢了客人,我就要把劝酒的美女拉出去砍头,因为她犯了怠慢不敬之罪。”这道命令一下,绿珠缓缓走了上来,玉手轻轻地扶着酒壶,对着那位贵客莞尔一笑;
等到酒杯倒满酒了之后,双手捧着毕恭毕敬地呈上酒杯,这位贵客早已经被其美貌勾得魂飞魄散,接过绿珠敬的酒不假思索一饮而尽,连连称赞说:“佳人所敬美酒,醇香无比。”石崇由此感觉十分得意。
但当贵客走了之后,绿珠暗自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石崇自然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于是好言相劝道:“你已经是我石崇这一辈子的红颜知己,今天我是看他被你迷得神魂颠倒,几次劝酒他都心不在焉不理睬我,所以我才故意跟他开了这个玩笑。”
绿珠说道:“我自己知道自己身份卑微,但我不是为自己而流泪,只是担心你以后会滥杀无辜,还请大人将玩笑收回,不要再开这种玩笑了。”
有一次王导(后官至丞相)、王敦(当朝驸马,后官至大将军)和石崇三人一起在金谷园里喝酒,石崇十分开心地说:“我前些天刚给下人立下了这样的规矩。如果她们劝酒而客人不喝,就要推出去砍头。”而这个王导的酒量不高,仅仅是几杯美酒下肚,就感觉到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