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在朕这里,只有人定胜天!(1 / 2)

加入书签

世家所依仗的,无非就是钱、粮、还有对当地的掌控,包括名望上。

根子里,就是掌控着各方面的资源。

钱给他们刨出来,粮给他们刨出来,用来供养大唐。

积累足够的人才后,再从各方面打压他们的声望。

李承乾要一套组合拳下去,让他们不知不觉就陷入泥潭,最后病入膏肓,无可挣扎。

在当前的时代,世家大族对于当地的掌控,的确不是皇权能比的。

世人愚昧,哪怕他们被压迫,但因为世家大族在当地的根深蒂固,他们也会从心。

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世家大族的一员,哪怕是其中的仆人。

不算私人恩怨的话,他们并不会由于被压迫,就仇恨当地的世家大族。

不能怪百姓愚昧,只能说三观就是如此。

想要瓦解世家大族,杀过去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成为滋生下一代世家大族的土壤。

打破棋盘出现未知,比现在已知的状态更差。

比如黄巢就是因为管杀不管埋,就算打下大片,土地也守不住。

必须从根子上把他们刨掉,才能够杜绝他们再生。

“好了,既然诸位爱卿都没什么意见,此事就到此为止!

以上是关于内政方面的五年计划,下面来说说对外方针上的五年计划。”

众臣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哪怕早知道李承乾上位之后会大干,也没有人想到,居然是如此大干。

大唐国库目前有钱有粮,一下子积累了二十年的钱粮,不能说是穷兵黩武。

“首先,信鸽要加快训练,以便于以后好传递军情。

对了,关于密语传递军情的方式,朕想了一套密语。

这套密语可以由每一场战争的将军,来临时编排。

比方说两本论语,把其中一些需要用到的词汇圈起来,每一个词汇用一个数字来表示。

两本论语数字表述一样,情报就可以用数字来写。

以简单的数字传递之后,另一边对照着另一本同步的论语,把数字重新转换成语言就好。

由于是临时编写,只要参与的人自己不泄密,情报就无从泄露。”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武将们顿时双眼一亮,这真是个天才一样的想法。

李承乾没有停顿,继续说“召集大唐所有跟航海有关系的工匠或者奇人异士。

让他们努力研究远航的大船,研究航海技术。

未来五年,朕要踏上那片倭岛!

胆敢占着大唐的金山银山,还隐瞒不报,已有取死之道。

民部这边对航海的支持,要不竭余力的支持!”

大臣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幅地图上。

这地图他们已经熟悉了,当初李承乾没禁止他们临摹,陆陆续续的都有人抄录回家里去。

没啥心思的抄得简单一点,武将和世家大族都是完全复刻。

回去之后,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探索周边了。

那条虫子一样的地方,上边标注的金矿银矿数量,谁不想要呢?

沿海零星偷渡登陆的倭人,都被悄悄抓到关起来,就是为了搞清楚,他们是怎么来到大唐的。

出海的风险还是太大了,大唐的船一般都是沿着海岸走,以前根本没有远航探索的想法。

“臣反对,这根本就做不到!”

工部尚书段纶站了出来。

“哦?段爱卿,你为何反对?”李承乾微微疑惑。

“陛下,根据臣对倭人的了解,他们并非有什么先进的造船技术,完全是拼了命的来大唐,往往十不存一,甚至百不存一。

我大唐目前的造船技术,仅仅足够在沿海行驶,对海洋方面可谓一无所知。

只是有听倭人说,那海洋之中有无数大鱼,有些大鱼甚至会攻击船只,并且比船只更大。

再加上气候无常,运气稍差,便是船翻人亡的局面。

此两方面,乃是最大的制约。”

有些尝试过的世家大族,纷纷大点其头,大海实在太危险了。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道“段爱卿,朕又岂能无知?

无论如何,未来我大唐要走向世界,造船远渡重洋是必须的!

海上风浪大,我们就造更大更坚固的船。

海上有大鱼,我们就派兵射杀大鱼!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夸父逐日。

种种传说,无不在告诉我们。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地斗,其乐无穷!

与人斗,其乐无穷!

我华夏文明,生在这天地之间,从来都是锐意进取。

与滔天巨浪,与那海中大鱼,与这天地斗一斗,又有何妨?

天若有旱,那就兴修水利!

地若洪涝,那就疏通江河。

朕,不会如同父皇一般,把任何罪责归于己身,此乃无能!

在朕这里,只有人定胜天!”

随着最后一句话,李承乾从龙椅上站起身来,铺天盖地的帝王威势,沉甸甸的压在众臣心头&nbp;。

他们并没有觉得难受,胸中反而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