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默(3 / 4)

加入书签

名叫闻默。

失踪时20岁,大二学生。

闻默和楚心言有些相似,苍白、瘦削、眼神怯懦躲闪,有明显的社交恐惧和抑郁倾向。

闻默来自单亲家庭,与母亲关系紧张,平时和同学之间很少交流,唯一的爱好就是画画。三年前,也就是1991年8月,他背着画夹子来到长河镇,住在双曲河附近的一家旅馆,每天早晨出去画画,晚上才回到旅馆休息。看着照片上的闻默,苏心婉的面色凝重起来。气质、神态真的太像了。

简直是完美的替代品。

再联想闻默失踪的时间,1991年8月,不正是心言参加完高考,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吗?

周永诚看一眼报警记录,记忆也随之浮现脑海。“唉,这个人啊,我记得。”

“学校开学后发现他没来报到,于是联系他妈妈,结果他妈妈说闻默暑假根本没回家,以为孩子在学校里勤工俭学。两边一对才发现大事不好,赶紧报警。查了半天,最后才查到我们镇上来。”“你说这孩子,暑假一个人到陌生地方来,也不和他妈妈说一声。失踪了一个多月了才被发现,这可怎么找?”

苏心婉问:"闻默住旅馆,人不见了难道旅馆不管管?”周永诚摇了摇头:“他每天一大早就出发,傍晚了才回来,平时也不和人说话。他交了两百块钱押金,足够抵两天房费。那段时间旅馆生意好到爆,闻黑默没回旅馆,旅馆老板扣下他的押金,高高兴兴整理好他的东西丢在仓库,把房间打扫干净,继续做生意。外乡人的去留生死,旅馆老板根本就不在意,更别说仁么报警。直到警察找上门,他才有点慌,把闻默的物品交给了警察。”从暑假八月到九月开学,足足一个月的时间,闻默失踪才被发现。因为断档了这么长时间,很多线索都找不到了。闻默失踪那一天到底去了哪里?和谁见过面?一一警察问遍了镇上居民,都没有人记得这个独来独往、沉默不语的少年。周永诚补充了一句:“这个案子麻烦得很,闻默是湘省省城人,在鄂省江城上大学,学校在鄂省报的警,湘、鄂两地警方协办此案,到我们长河镇寻人的是省城警方。最后案件也成了悬案,到现在还挂在江城市公安局。”李振良问:“闻默失踪案的案件资料都在江城那边?”周永诚一摊手:“对啊,我们这里只有警情记录,具体的材料都得去找鄂省警方要。”

90年代公安系统没有全国联网,涉及到这类不同省份的案子,因为归属问题,档案调阅相对困难。

刘浩然问:"闻默的母亲怎么样了?”

周永诚长叹一声:“闻默的母亲每年八月会来双曲河边祭奠,唉!虽然说母子俩关系不太好,也是一场亲缘。她在省城做生意,听说是个女强人,每年过来的时候都会住在儿子失踪前住过的清江旅馆。”刘浩然问:"有她的联系方式吗?”

周永诚拿出电话本,找着其中一行:“呶,就是她,闻丽媛。”刘浩然将闻丽媛的电话记下来。

姜凌一边将闻默的资料记录下来,一边在心里暗自思索。闻默失踪在楚心言高考结束后的暑假。

他和楚心言无论是外貌还是性格都很相似。他孤身一人,不与外人联系,适合下手。

一一他很大可能是楚心言的“替代品”。

选择闻默,说明楚金根对“猎物"的偏好已固定在“脆弱、阴郁、易掌控"的类型上。

杀害张磊之后,因为埋尸太浅很快就被警察发现尸体,楚金根必定有了经验教训,这一次他的尸体处理方法更为熟练。直到现在,警察都没有找到闻默的尸体,只能以失踪定性。

这很可怕。

楚金根不仅对捕猎有了心得,处理尸体的方式也更为谨慎。虽然没有正面接触过楚金根,但姜凌已经发现此人心机深沉、智力高超,是个强劲的对手。

无论是实施虐待,还是处理尸体,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隐蔽的场所。楚家别墅的地下室,便是一个好地方。

姜凌记得楚心言的犯罪档案里,记录过一句:楚心言将凶器藏于地下室,点燃楚金根收藏的色情杂志销毁证据。

地下室。

连苏心婉都进不去。

钥匙在楚金根一个人的手里。

如果能够进去探一探,说不定能够发现相关证据。姜凌默默地拿起了第三份资料。

赵锐,失踪时21岁。

家人报警时间为1991年10月。

赵锐身材瘦小,长相普通,介于张磊和闻默之间,不算特别阳光,但也并非极度阴郁。从照片上看,有些机敏、有点小聪明,眼神中带着观察力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赵锐技校毕业后在镇上一家汽车修理店工作,是一名汽修工。家境一般,父母健在,母亲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性格相对独立,有点江湖气,在同学中小有人缘。

姜凌皱起了眉毛。

可以肯定,赵锐不是楚心言的替代品。

他也不是楚金根最憎恨的,终生无法企及的男性完美形象。周永诚热情地介绍案情。

“这个赵锐家里条件不太好,他上面有两个姐姐,都嫁去了外地,他爸脚有点跛,在家门口摆了个小摊子,修鞋、修雨伞,他妈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