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2 / 4)

加入书签

到了底处。

大方向既已确定,嬴政也就有精力关注旁的事项,顺便逃一逃左支右绌的棋局。

到底是弟弟发明的棋,弟弟认真起来他真有些不是对手。嬴政小小地拱了一枚卒拖延时间,对着一旁观棋的李斯道:“六国既已准备合纵,以先生之见,统帅会是何人?”

因为简化篆书和编撰启蒙识字教材的差事,李斯已经被嬴子楚拔擢为赢成蟜的舍人。

虽然官秩不高,职责也不明确,但胜在亲近,对贫寒之士而言是非常不错的一个职位。

蔺相如就曾是缪贤的的门客,被缪贤推荐给赵王。如果没有赢成蟜,李斯也会成为吕不韦的舍人。

但在嬴成蟜的指示下给嬴政送了一回烤鱼后,李斯就被嬴政毫不客气地借走了,如今只有隶属关系在嬴成蟜这,平时都是围着赢政打转。待遇也在李斯的努力下逐渐变好,从嬴政会把自己失败的棋局开放给李斯看,就能一窥赢政对李斯的器重。

李斯也的确担得起这份器重,嬴政的问题刚刚落下,他就应声答道:“军之任莫重于帅。

“况且六国联军兹事体大,将领脾性,兵卒口音,战阵旗鼓各有不同,还需六国国君放心委以重任,必所以是德高望重的贤能之士。“下臣近来听说,魏国的信陵君似要归国了。”嬴政登时长嘶一声,露出牙疼的纠结模样:“信陵君怎么回归魏国了?!这可是个相当狠的角色。

昔年秦军围邯郸,邯郸城危在旦夕,眼看赵国就要亡国,赵国的平原君于是向小舅子信陵君求援,希望他说动魏王发兵援助赵国。出于唇亡齿寒的危机感,魏王发兵十万,由心腹大将晋鄙率领,前往援助赵国。

但魏王同时又惧怕援助赵国的举动招致秦国的报复,所以领会上意的晋鄙便屯军壁邺观望形势。

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赵国一天比一天危急,平原君只得再次向信陵君求助。

信陵君于是沟通了魏王的宠妾,偷窃出调兵的兵符,又用门客朱亥锤杀了提出质疑的大将晋鄙,精挑细选出八万人驰援赵国,解了邯郸被围之急。信陵君率魏军入邯郸时,尚不知事的赢政还跟着周围的赵国百姓欢呼了几句来着,然后就被赵夫人狠揍了一通,哭得嗓子都哑了。直到逐渐长大才明白,对赵国人而言是大救星的信陵君,对他嬴政而言就是不折不扣的大灾星。

若没有信陵君窃符救赵,他何至于去年才归国,过上公子王孙应有的生活。但好在信陵君这颗"灾星"有人收。

而这个人就是信陵君的异母兄长一-魏王圉。毕竞魏王本就一直很忌惮拥有贤名的异母弟信陵君,所以平常基本不让信陵君参与政事,在遇到关键大事时更是让心腹大将晋鄙统率大军慢悠悠援助赵国结果信陵君硬是沟通了他心爱的姬妾,强杀晋鄙,夺取军队的指挥权星夜驰援赵国。

若是信陵君当初要求他的宠姬趁他在酣睡之时下杀手,而非盗窃兵符。或是信陵君在拿到兵符,掌握大军后不援助赵国,而是来一个回马枪杀向魏国,他有几个脑袋够自己这个弟弟砍啊。信陵君也是很清楚自己有多不受哥哥待见,因此在率军解了邯郸之围后,直接留在了赵国不回去。

有赵国为了酬谢他救援大功赠予的汤沐邑,信陵君在赵国的日子也算过得自在。

因为兄弟有隙,信陵君甚至吩咐门客,有敢替魏王使者通报消息的,一律处死。于是门客们都不敢传递消息,更甭说劝信陵君回魏国了。怎么如今却突然选择回归魏国了呢?

要知道在窃符救赵后,信陵君以秦军为踏板名扬天下,是要出身有出身,要人品有人品,要才干有才干的三有人士。若以此人为联军统帅,必能服众,原本十分的战力说不定能发挥到十二分。更何况信陵君本人的军略也是卓然出众,比他那个同样以养士好交而闻名的姐夫平原君要强得多。

前线的守御将领有麻烦了啊。

于是嬴政转而问道:“先生可曾探听到信陵君因何回返魏国?”他得想想看有没有办法让信陵君回不去,仍旧在赵国待着。李斯既然敢说,准备还是相当充分的,回道:“是毛公与薛公亲自去见信陵君,曰,公子您之所以在魏国备受敬重,是因为您是魏国的公子啊。“如今天下有急,国家有需,您的兄长魏王几次派遣使者来请您回去为国家效力,您却固辞不归。

“如果因为您不肯效力而使国家的宗庙社稷遭到损失,那您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间呢?”

其实李斯已经将话美化了许多,毕竟在山东六国嘴中,秦人与虎狼无异,都是用最狠的词来骂。

但赢政听了还是默然不语,令李斯心内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等了好一阵还是没得到回应,终于鼓足勇气小声唤道:“长公子?”嬴政猛地回神,再度拱卒,语气有些寂寥:“这毛公与薛公,可是信陵君昔年扮做酒客与赌徒前去结识交往的人?”话题跳跃度有点大,李斯不解其意,但是必须得回答,于是点头道:“正是此二人。”

嬴政闻言长叹,连手中的棋子都忘了落下:“信陵君门下贤人何其如此之多!先有侯赢朱亥,后有毛薛二公。”

说完还不忘目视嬴成蟜。

我愚蠢的弟弟哦,我这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