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天下学识尽在士族,霍子卿拿什么斗?(1 / 2)

加入书签

北凉府。

大堂之中。

霍羽淡漠道:“学文分级出来以后,王越你带人护送卢植前往姑臧,北凉大兴学宫建设非他不可,郑玄与司马徽他们还有要事在长安处理!”

“喏!”

王越恭敬道。

霍羽转头看向贾诩,讥嘲道:“文和,徐荣大军发往弘农,奉先调往湖县!”

“军侯!”

贾诩头皮发麻道:“两地可都是弘农郡地界啊!”

霍羽看向洛阳,不屑道:“若不是弘农,我也不会让大军入驻,只是给董卓一个警告罢了,让他在洛阳不要做得太过,不然北凉大军可以直入河南尹,兵临洛阳城外!”

“喏!”

贾诩恭敬道。

“哒!”

“哒!”

“哒!”

霍羽敲打着桌案,沉声道:“募兵情况如何了!”

贾诩躬身道:“已经募足五万,现在兵曹正在统计兵籍,预计三日之内能呈送北凉府!”

“嗯!”

霍羽点了点头,说道:“大衍司与吏曹,刑曹配合,对三辅重地的官吏一定要详加审查,这里不是北凉,以前官吏所作所为如何,我们都要查清楚,给百姓一个交代!”

“喏!”

王越,荀攸应道。

“元叹!”

霍羽沉声道。

顾雍恭敬道:“军侯,三辅良田已经统筹完毕,暮冬之时便会通过各地府衙分封百姓户籍,此事由大衍司配合,贪赃舞弊者以北凉律论处!”

“很好!”

霍羽满意的点了点头。

王越左看右看,一脸茫然道:“大衍司事情这么多?”

“呵呵!”

贾诩笑道:“王司主,当初你掌管绣衣直指时,天下政权在三公九卿,还有无数士族手中,自然不会任由你掺和,所以你行事需要天子调动,而大衍司不同,为了防止各郡县官吏舞弊,六曹会配合大衍司,毕竞人多了才能看的更加清楚!”

“是!”

王越头皮发麻。

北凉改制。

教育机构新建,直接张榜诸郡。

尤其是卢植担任国子祭酒的消息,十余日之间朝四方散去。

洛阳。

太尉府中。

董卓五官扭曲,狞笑道:“卢子干这个酸儒,朝中尚书令他不做,偏偏要去北凉做一个什么国子祭酒,现在别说领军打仗,连北凉政事都不得插手,与流放有何异!”

“主公!”

李儒忌惮道:“霍羽大肆兴建学堂,还分出级别引导百姓孩提学字,这一步不可谓不高,他这是持大儒之旌旗,挥儒学之利剑,一剑又一剑削去北凉,三辅两地士族的影响力啊!”

“什么意思?”

董卓瞳孔一缩道。

“士族之所以是士族,不单单是因为代代为官!”

“而是他们垄断了全天下的学识,让寒门子弟无法晋升,处于一个只能使用蛮力的阶段!”“霍羽这是在打破士族垄断学识,无限拔高百姓的才能底蕴,长此以往北凉人人识文断字,遵守律法,亦可领军为官,何人敢称士族,何人还敢愚弄百姓!”李儒言语中带着一丝感慨,钦佩道。董卓讥嘲道:“文优,天下简牍皆在士族手中,他拿什么授学?”

“不知!”

李儒摇了摇头。

董卓大笑道:“天下学识一石,九斗在士族手中,他霍子卿能斗得过谁?”

“拭目以待!”

李儒眼中满是期待之色。

数日之后。

董卓颁布政令,征召天下大儒,如编著出五经章句的宋忠等人。

甚至。

董卓张榜天下。

喊出,大汉学识一石,洛阳九成九。

欲汇天下大儒,携手匡扶大汉社稷这样的言辞。

其意已经不言而喻,直接针对北凉的国子监与大兴学宫。

只可惜。

董卓再怎么号召,都无人响应,反而他独掌朝政引发的怨气愈发严重。

十月下旬。

一封斥责董卓的文赋从长安发出,而持笔人正是陈琳。

太尉府。

大堂之中。

董卓双目血红,狰狞道:“竖子,霍羽当真竖子,他以为一篇文赋就能杀了我吗?”

“主公!”

李儒沉声道:“征召孔融,陈纪为官,调遣杨彪入朝为官,持当年何太后鸩杀王贵人一事,携袁氏,杨氏为利刃,请封相国,朝内无人敢辩驳,除非他们想让何太后死!”

“嗯?”

董卓一怔。

“大事已平,霍羽也只能口诛笔伐了!”

“北凉两军入主弘农,也算是他对我们的告诫!”

“主公加封相国,那才是权倾朝野的开始,杨彪入朝能够更好的针对皇甫嵩,张温,当年杨赐卸任太尉没一年便郁郁而死,此人与霍羽可是生死之仇!”

李儒自信满满,眼中满是操控天下的畅快。

“相国!”

董卓眼中满是精光。

李儒淡笑道:“主公,霍羽当年能剑履上朝,而主公一但加封相国,便是天子假父,相持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