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周砚!你家塌房了!(1000月票加更!)(1 / 2)

加入书签

周二娃饭店卤味卖的火爆,杨老三和朱峰傻眼了,平日喜欢卖卤肉的客人全被截走了,他们备的十几斤肉,还一点没卖呢。

相比之下,赵明辉的卤花生卖的相当火爆。

下午他回去又卤了十五斤,还是边尝边买的方式,不买不要紧,路过的工人都塞几颗尝尝。花生这会还是温热的,口感和味道比凉了还要更好几分,成交率极高。

四毛五分一斤的卤花生,买三毛钱就有一包了,拿回去下酒或给小孩当零食都是极好的。

他今天准备的两只甜皮鸭,也都卖完了。

张秀琴负责打包盒收钱,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她也没想到,周砚随手一指点,竟然让他们生意变得那么红火。

之前她不看好的卤花生,今天直接卖的太好了,十多斤,没多久又卖完了。

光卖卤花生,他们今天都能多挣四五块钱!

杨老三和朱峰凑一堆,嘀咕了几句,然后又各自分开。

“杨记卤味和朱记卤味联合搞一周年庆!猪头肉一块九一斤!猪耳朵两块四一斤!味道巴适得很!”两人立马开始吆喝起来,一斤比他们平时卖便宜了三毛钱。

卤猪头损耗其实不小,周砚卖两块五也就一半毛利,一斤降三毛钱,他们俩可是肉疼得很。可没办法啊,每天就卖这一个小时的下班时间,要是卖不出去,今天这些猪头肉可就砸在手里了。王老五前车之鉴,现在纺织厂的工人们对门口摊贩的品质要求大幅提高,他们根本不敢赌卖昨天剩下的卤肉会不会被抓。

早上卤好的肉,摆了一天了,拿回家明天就发黑,根本卖不了第二趟。

周二娃饭店没买到,又被勾起馋虫的客人,听到这边降价,倒也有过来购买的。

一块九一斤的猪头肉,平时可买不到。

也不知道是真的周年庆,还是被周二娃饭店给倒逼降价的。

不过啊,这是对客人来说好事。

两块五一斤的卤猪头肉好吃,但一块九一斤的卤猪头肉能多吃几片,多下两口酒啊。

总有一批对价格更敏感的客人,在六毛钱的差价面前,会果断选择便宜,味道还将就的。

周二娃饭店没卖卤肉前,他们还不都是在这两家买的卤猪头肉。

当然,如果一斤只差两三毛钱的话,那就会认真考虑哪一家的味道更好了。

天色愈发深沉,客人们吃饭都加快了几分,要赶在天黑前回家。

等客人走完,外边已经开始飘起小雨。

老周同志一身灰,在堤坝上拍了一会才过来,头上戴了个竹编的斗笠。

“你们先回去吧,剩下的几桌碗我来收,明天早上洗都来得及,你们先回家,免得淋一身!”周砚把给他爸打包的饭盒递给他妈,催促道。

“要得!赵红,莫收了,回家,这天色看起来是要下一场大雨。”赵骧媛解了围裙,向赵红喊道。“周砚,你放着明天早上我过来洗嘛。”赵红说了一声,解了围裙也是往门外走,周飞已经在门口等了有一会,拿了个蓑衣递给她。

“这点雨穿啥子蓑衣,搞快,回家也淋不到好多。”赵红反手把蓑衣递给了赵铁英,“四娘,你穿,把沫沫裹起,免得淋雨感冒了。我钻周飞后头就行。”

赵铁英看了眼穿着蓑衣的周飞,笑着点头:“要得,明天早上我给你放门口,早上下雨记得穿。”“好”赵红应了一声,掀起周飞的蓑衣把上半身钻进去,骑着就走了。

“我要坐前头!”周沫沫凑到车前,就要往上爬。

“坐锤子,下雨坐后头,我抱着你。”赵铁英穿上蓑衣,把她拎了过来裹在蓑衣里。

“弄了一下午,都忘了拿蓑衣了。”老周同志把斗笠给赵媛骧戴上,有些不好意思。

“我这里还有一个。”周砚拿了个斗笠出来,给老周同志戴上,“下雨路滑,慢点骑哈。”“要得,你回去,莫要淋雨。”老周同志点点头,蹬着自行车离去。

天色愈发黑,小雨慢慢变成了中雨,连成一片,哗啦啦的下着。

摊贩们慌乱扯着油布,收拾着钱、调料和没卖完的食物。

这场秋雨,意外的有些大。

这就是开店的好处啊,遇上一些突发天气,不会那么狼狈和兵荒马乱。

十五块钱的月租,在这一刻显得很有性价比。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周砚估摸着接下来就要开始降温了。

天气一冷,凉菜会渐渐没那么好卖,特别是凉拌鸡之类的,冬天是冰牙的。

卤肉会有一些影响,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肥肉会发硬,口感变得没那么完美。

不过这是个缓慢的过程,川南不是北方,温度下降是相对温柔的,他还能再卖上一段时间。天气一冷,大家都想吃点热乎的,跷脚牛肉即将迎来旺季。

冬天吃一碗刚出锅热气腾腾的跷脚牛肉,喝上一碗鲜美的牛肉汤,全身暖呼呼的,谁能抵抗得住这种诱惑啊?

周砚把门关上,风雨也被关在了门外。

碗筷收到后厨清洗区,全部洗净晾在一旁的碗架上。

周砚从柜台后扯出钱箱,拿出账本,把账给记了。

今天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