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霍建明的大脑宕机了:要不要这么狗血?(1 / 2)
1965年10月30日,广东信托银行、广安银行、永隆银行、道亨银行、远东银行、恒生银行六家银行被整合为一家银行,银行名字霍建明决定就叫恒生银行。
原恒生银行董事总经理利国伟被霍建明留任,出任新恒生银行总经理。
随后,霍建明下令,清查原各银行的坏账、呆账、烂账,被原银行股东以各种手段贪污、挪用的资金该追收的追收。
将香港各地产公司用来抵押贷款而无力赎回的地产物业,全部按当初的抵押贷款额计算,用明达地产公司的名义出资全部收购,清理掉恒生银行的这些“不良资产”,恒生银行获得了大量现金,立即被盘活了。接下来,霍建明让旗下所有公司在恒生银行开户,将资金慢慢从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转至恒生银行。由多家华资银行整合成的新恒生银行,是有开展跨境业务、跨境结算的资质的。霍建明让利国伟尽快安排人手在有万事达商场的国家和地区开设分行总部。至于各国各地区的小分行,直接由万事达商场划拨地方修建,就建在万事达商场里面。
一番忙碌下来,霍建明终于处理完了恒生银行的一系列问题,时间也来到了1965年11月。由于这次金融风波,恒生指数由1965年1月29日103.53点下跌到11月30日77.95点,跌幅达24.71%。霍建明前世早早退休之后,便一直在家炒股,研究股票,自然知道香港今年发生的股灾,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抄底香港股市的机会。
1965年11月29日上午八点半,霍建明突然悄咪咪的出现在银河证券公司总经理叶文的办公室。两人寒暄几句之后,霍建明开门见山的问道:
“叶总经理,牛奶公司的股票收购了多少了?”
叶文俯身打开一旁的保险柜,从里面取出了一本厚厚的账本,翻看了一下,对霍建明说道:“老板,总共收购了19.5%的股份,分散至三十家离岸注册的投资公司名下,每家投资公司持股均不足1%。”
霍建明听了,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九龙仓、置地、怡和、港灯、和记黄埔、会德丰、太古洋行、中华电力、半岛酒店等公司呢,已经暗中收购了多少股份了?”
叶文翻看了一下手中账本,立即如数家珍报了出来:
“到目前为止,我们分别持有13%九龙仓股份、9%置地股份、8%怡和洋行股份、15%港灯股份、9.5%和记黄埔股份、8.8%会德丰股份、7.8%太古洋行股份、12%中华电力股份、13%半岛酒店股份。按老板的吩咐,全都分散至一百多家投资公司,每家投资公司持股比例皆不足0.5%。”“嗯,不错!现在恒生指数应该已跌到底了,我马上让李锋存三亿港币到银河证券公司账上,你立即安排人手抄底股市,继续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
对了,从今日起,只要我没叫停,你就一直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越多越好,最好是能够占股过半。但一定要记住,千万别让这些公司发现,每笔交易都不宜过大,要让对方形成一个错觉,误以为是一些散户在炒股。
还有,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股票也可以买入了,同样得让两家银行产生散户炒股的错觉。总之一句话,我们不急,有的是时间慢慢收购这些股份,逢低吸纳,我要的是温水煮青蛙的效果,绝对不能打草惊蛇。你明白么?”
银河证券公司成立几年来,叶文见霍建明让自己暗中收购这些公司的股票,而且只买不卖,早就看出了他的意图,立即点了点头,嘿嘿一笑:
“嘿嘿,老板,我明白!”
两人随后又商议了一番,霍建明这才离开。
任谁也想不到,一家不足十个员工的小证券公司,在香港股市如同貔貅一样只进不出,几年下来,手中居然已持有了众多英资公司的不少股份。
“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日子…”从银河证券公司出来,霍建明心情愉悦的哼着“小苹果”上了停在地下停车场的捷达车,坐在驾驶座后排。
李志文、李志武两人对于霍建明不时哼唱从未听过但又非常好听的曲子早已见惯不惊了。兄弟两人对视了一眼,李志文回头对霍建明说道:
“明仔,陈惠敏当了铜锣湾扛把子之后,已把清水湾半岛的地盘打下来了。”
霍建明一愣:
“他把清水湾半岛的地盘打下来了?他没有那么醒目,是谁提点他的?”
“还有谁?你的同学兼死党、好兄弟黄露呗。前段时间,黄露在夜总会饮花酒,与和胜和的双花红棍争风吃醋,差点被对方捅了一刀,是陈惠敏及时赶到救了他。
两人随后一起吃宵夜,陈惠敏和他说以后不知如何报答你的恩情。黄露喝多了两杯,给他出主意,让他把你产业周围的地盘全都占了,既有油水可捞,又能帮你看护好这些公司。
第二天,陈惠敏便带了几百人,过海杀到清水湾半岛,把那里的地盘给占了。
明仔,我觉得如果陈惠敏把你名下公司附近的地盘都占了,那也很不错,你那些公司以后肯定会少很多麻烦事。
要不要让我们在这些公司的兄弟暗中帮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