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局长,您是想来钓鱼吧(1 / 2)
“益民叔,别急,慢慢说。”
王宇的声音平稳如常,仿佛带着一股能安抚人心的力量,他给慌了神的王益民递过去一杯刚泡好的茶。“什么时候到?来了多少人?提前有说什么事吗?”
一连三问,直击要害。
“没…没说啊!”王益民灌了口茶,滚烫的茶水也没能压下他心里的火急火燎。
“就刚才,我跟隔壁村支书闲聊呢,他侄子打电话说瞧见了局长的车,跟着他秘书打听了一嘴,说是要来咱们青石村,往水库这边来!”
“我这不是赶紧跑来给你报信了嘛!”
他急得在原地打转,布满老茧的双手用力搓着。
“小宇,这……这得赶紧准备准备啊!要不要把村里人都叫上,搞个欢迎仪式?再拉个横幅?”“不用。”
王宇干脆利落地打断了他。
“什么都别搞,和平时一样就行。”
他眼神平静,仿佛即将到来的不是市里的局长,而是一个普通游客。
他扭头,对已经站起来,一副准备大干一场架势的刘宏硕吩咐道:
“去,把你藏起来的好茶叶拿出来,重新烧壶水。”
“再把主屋那个最大的包厢收拾利索了。”
刘宏硕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脸上写满了兴奋。
“得嘞!瞧好吧!”
王宇又走到厨房门口,刘翠芬正探出头,一脸紧张地往外张望。
“翠芬嫂,别紧张,晚上不用准备大菜。”王宇的声音温和,安抚着她的情绪。
“随便做两道精致爽口的小点心就行,要快。”
“好,好。”刘翠芬连忙点头,像得了军令状,缩回了厨房。
最后,王宇拍了拍王益民的肩膀。
“益民叔,您是咱们村的主心骨,可不能先乱了阵脚。”
“等会儿人来了,您就跟在我旁边,别紧张。”
几句话的功夫,一个足以让整个村子手忙脚乱的场面,就被他安排得明明白白,井井有条。一旁的李文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老板,评价又悄然拔高了几个层级。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可不是单靠钱能堆出来的。
他冲着自己的助理使了个眼色,助理心领神会,悄悄将价值不菲的专业摄像机调整到了待机模式。真正的猛料,往往就藏在这种不期而遇里。
没过十分钟。
一辆黑色的帕萨特缓缓驶入了青石小筑的停车场。
车牌很普通,完全不像是机关单位里那种惹眼的公务车。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看起来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脸上带着和气的笑意,身边只跟了一个提着公文包的年轻人。
没有前呼后拥,没有官样文章,这让准备迎接大场面的王益民都愣了一下。
“王总,是吧?”
中年男人主动走了上来,伸出手,目光里带着几分审视和好奇。
王宇迎上去,不卑不亢地同他握了握。
“陈局长,您好。”
“哎,可别叫什么局长。”男人摆了摆手,笑容很真诚,“我叫陈伟,今天脱了这身皮,就是个普通市民。”
“早就听说你们静湖水库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今天下班,就没忍住,自己开车过来瞧瞧,没打扰你们吧?”
这话一出,空气里紧绷的弦,顿时松快下来。
王益民悬着的心也放下一大半,原来是私人拜访。
“当然不打扰,陈局长能来,我们这儿是蓬荜生辉。”王宇客气了一句,便引着他往院子里走。“叫我老陈就行。”
陈伟的目光被庭院里别致的景观吸引,他走走停停,看得相当仔细,显然是带着考察的心思来的。“小王老板,你这个农家乐,想法很好啊。”
他开口,问的问题也都很实在。
“我看你这设计,不是奔着短期捞一笔去的,是想做长久生意的。客群定位,后续的经营,都有谱了吗?”
“还在摸索。”
王宇带着他,不疾不徐地介绍着,语气从容。
“主要是想把钓鱼、采摘、餐饮和亲子体验结合起来,做个一站式的休闲点,让城里人周末有个能待得住的地方。”
李文吴恰到好处地走了过来,微笑着打招呼。
“陈局长,您好。”
“哦?这位是?”陈伟有些好奇。
“这位是网上很出名的美食家,“小食记’李文昊先生,今天也是碰巧过来探店。”王宇介绍道。“了不得,了不得。”
陈伟看着那栋充满未来感的玻璃建筑,由衷地感慨。
“把农业做出科技感,做出体验感,这才是现在乡村旅游该走的路子。”
“我们凌北,缺的就是这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
他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王宇。
“网上传的那个一百五十多斤的墨瑞鳕,也是你这水库的吧?唉,年纪大了,没几年就退休了。”陈伟在这个时候提起了自己的年龄。
原来正主在这。
王宇心里笑了笑,嘴上应道:“哈哈,局长正是上升期,市里可离不开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