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局长,您是想来钓鱼吧(2 / 2)
您公务繁重,什么时候累了,随时来我这,喝喝茶钓钓鱼。”
说完陈伟和王宇相视一笑。
一行人来到主屋的包厢坐下。
刘宏硕亲自提着紫砂壶,给几人沏茶,动作行云流水。
很快,刘翠芬端着两碟点心上来了。
一碟是荷花酥,层层叠叠,酥得仿佛一碰就要碎掉,造型雅致。
另一碟是碧绿的青团,散发着淡淡的艾草清香,沁人心脾。
没有大鱼大肉,却处处透着精致和用心。
陈伟尝了一口荷花酥,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好吃,这个手艺,市里的酒店也未必有。”
气氛彻底打开了。
陈伟也不再端着,聊起了凌北市旅游发展的难处。
“咱们凌北,说山有山,说水有水,但就是缺个拳头产品,缺个能让人非来不可的理由。”他叹了口气。
“之前搞的那些,都是修个庙,建个塔,换汤不换药,游客来了看一眼就走,留不住人,更别说消费了王宇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只是在恰当的时候为他续上茶水。
等陈伟说完了,他才缓缓开口。
“所以我想试试。”
“看能不能把静湖水库的垂钓,青石小筑的体验,我们村里的农产品,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闭环。”
“游客来了,有的玩,有的吃,有的买,还能带走。”
“这样,人才能真正留下来,村子也才能跟着富起来,要是能推动我们市的发展,就再好不过了。”他的声音不大。
但描绘出的那副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的商业生态蓝图,却让在场的陈伟和李文吴都陷入了沉思。这不是画大饼。
这是一个真正可行的,能自我造血的商业帝国雏形。
苏夏暖在旁边,看着王宇自信的神采,眸光流转,适时地补充道:
“从传播的角度看,这种复合型的业态也更有故事性,更容易打造出独特的品牌IP。”
陈伟赞许地看了一眼苏夏暖,又看向王宇,眼神里满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小王啊,你让我很惊喜。”
他放下茶杯,语气郑重了许多。
“你这个思路,走对了。”
“乡村振兴,不能只靠政府输血,必须得有你们这样懂市场、有想法的年轻人,自己造血。”他没给任何空洞的承诺,但这个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临走时,陈伟再次和王宇握手,这次握得格外用力。
“好好干。”
“以后要是在项目申报或者政策解读上遇到什么搞不懂的,随时可以给我办公室打电话。”他拍了拍王宇的胳膊。
“我们文旅局,就是为你们这种优质项目服务的。”
这是一个分量极重的许诺。
王宇和苏夏暖将陈伟送到停车场,看着那辆帕萨特消失在村口的夜色里。
院子里,一直紧绷的气氛终于彻底松弛下来。
“我的天!”
王益民一屁股坐在石凳上,激动得脸都红了。
“小宇!你听见了没!局长说有事给他打电话!咱们青石村,这回要发达了吧!”
刘宏硕凑过来,一脸“我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冲着王宇挤眉弄眼。
“怎么样老王?我这算不算给你引来一尊真神?今晚这顿饭,你得给我记头功!”
李文吴则走到王宇面前,表情前所未有的认真。
“王总,不用再谈了。”
“合作协议,我现在就让我的律师起草。”
“我有一个预感,青石小筑,会成为我“小食记’频道里,最特别的一期,甚至是一个全新的系列。”王宇笑了笑,没说话。
他转过身,拉起苏夏暖的手,感受着她手心的温度。
一天的奔波劳累,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充实的满足感。
省钓协,顶级博主,市文旅局……
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以青石小筑为中心,迅速铺开。
他甚至没来得及查看今天系统后台,那可能已经爆炸的返利数字。
比起那些冰冷的金额,眼前这些人带来的资源和认可,是更宝贵的财富。
“走吧。”王宇轻声对苏夏暖说。
“去哪儿?”苏夏暖仰头看他,眸子里像是落满了星光。
“回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