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1 / 4)
第53章(五十三)
傍晚,秋棠一掀门帘,快步走进屋内,肩头的雪花扑簌簌地往下掉,她轻声禀道:“姑娘,槐花巷的李婆子带着孙儿来还愿啦,说是用了姑娘给的冻疮膏,那孩子手上溃烂之处全好了。”
说着,她递上一个粗布包裹,“这里头是十二枚染了颜色的红鸡蛋,李婆子还非要姑娘收下这块蓝印花布不可。”
清音接过包裹,手指缓缓抚过布匹边缘那精致的忍冬纹,面露温和笑意,说道:“明日给各院比丘尼送新制的护手脂膏,便用这布包着。"她略作停顿,指尖在案几上轻叩两下,又叮嘱道,“给住持师父的那份,记得多搁两钱白芷粉。后山的溪涧已然冰封,宛如一条银白的绸带横卧山间。清音身披狐裘,静静地伫立在冰面之上,凛冽的山风呼啸而过,吹得她衣袂票风票风。
山栀提着竹篮,瑟缩在她身后,双脚不住地跺着,试图驱赶那刺骨的寒冷。丹蔻先前递来的手炉,此刻已没了暖意,可清音却似浑然不觉,正全神贯注地用朱笔在冰面上勾勒星宿方位。
“奎宿东移,井鬼分野似有赤气隐现。“她低声自语着,忽然,隐隐听到冰层下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一抬眼,秋棠提着铁凿,匆匆赶来,说道:“果如姑娘所料,这冰下有条暗河,直通大相国寺的放生池。”
清音闻言,将硫磺粉轻轻洒在凿开的冰洞边缘,看着琥珀色的药液顺着水流缓缓蜿蜒而下,有条不紊地吩咐道:“去将前日存下的竹沥取来,再混上硝石,装入陶罐里。”
她转身的时候,手腕上的佛珠不慎缠到了梅树枝上,一朵绿萼梅花恰好落在星图正中间紫微垣的位置。
法会将至,白云庵上下忙得不可开交。
这日,清音特意换上一身青灰色的僧衣,头发上别着江映雪送的玉叶银簪。踏入大雄宝殿,香烟味扑面而来,缭绕的烟雾让人顿生敬畏之心。她跪在蒲团上串菩提子,眼角余光瞥见一个小沙弥在往长明灯里添灯油,那油正是王令仪送来的南海鲸油。
“居士,您看看这签文。”
知客僧递过来一个朱漆签筒,清音抽出来一看,是第一百零八支签,上面刻着"逆风解厄"四个字。
清音神色微变,随即双手合十,朝着佛像虔诚地拜了三拜。忽然,殿外响起一阵喧闹,抬眼望去,只见两个婆子正扭打着朝大殿走来,仔细一瞧,原来是甜水巷的赵娘子和对门的李婆子。“居士,这老货竟敢偷拿佛前的供果!“赵娘子气得满脸通红,手中紧紧攥着半截苹果枝,怒声说道。
清音三两步上前,试图劝解,不经意间,手指触碰到李婆子腕间的红疹,心中一动,关切地问道:“施主,您莫不是误触了漆树?"说着,她从袖中取出药膏,“这是前日新制的解毒膏,您不妨一试。”李婆子欢欢喜喜地接过,对着清音连连念着"阿弥陀佛”。暮鼓敲响,天色渐暗。
秋棠及时赶回来,在清音耳边低声说道:“姑娘,听闻李婆子的侄儿在典药局当差。”
清音微微点头,将染了苹果香气的帕子轻轻投入香炉,看着青烟袅袅升腾,幻化成莲花的形状,缓缓说道:“明日法会,便让净尘负责添灯油吧。法会当日,天还没亮,清音就已经站在了藏经阁的顶楼。东边天空刚有点泛白,她就把硫磺粉和竹沥混在一起,朝着古井那边撒过去。山风一吹,药粉飘进了西禅院,把满树的寒鸦都惊飞了。山栀正踩着竹梯子擦经幡,一抬头,看见房梁上挂着的铜镜反射出奇怪的光斑。
这时候,清音在殿角指挥着小沙弥们搬灯烛,看到那个光斑正好落在药师佛的眉心,她嘴角微微一扬,说:“去把前几天做的冰镜拿来。”秋棠赶忙捧来一个雕花冰鉴,清音稍微调整了一下铜镜的角度,刹那间,七彩光晕如梦幻般倾泻而下,将整尊佛像笼罩其中。前来扫尘的香客们见状,不禁纷纷惊呼,继而虔诚地跪拜在地,他们浑然不知,那冰鉴之中冻着用硫磺与辰砂精心调制的药水。“姑娘,王姑娘的车队被积雪困在山腰了。“山栀匆匆跑来,在清音耳边焦急地低语。
清音目光迅速扫向香案上的水漏,镇定自若地说道:“让净尘带领武僧前去迎接,路上记得撒化雪盐。”
辰时正,王令仪的朱轮车缓缓碾过雪地,稳稳地停在了山门前。十余名壮仆抬着铜制香炉依次踏入,南海鲸油与流云炭也已悄然运至偏殿。清音接过江映雪递来的佛经,书页间夹着钦天监昨夜的星象奏报抄本。“未时三刻。“江映雪手指划过“木星犯舆鬼"几个字,抬眼望向那逐渐变厚的云层,神色凝重,随后将经卷恭敬地供奉在药师佛前。法螺声轰然响彻天际,彼时,清音正神色平和地为几位贵妇人讲解《药师经》。话至关键处,陡然,西禅院方向传来一阵惊呼。紧接着,一个小沙弥慌慌张张,连滚带爬地跑来,气喘吁吁禀报道:“天降神迹!古井里竞然涌出七彩佛光!”
此言一出,众人瞬间骚动起来。只见清音镇定自若,缓缓合十,开口道:“实不相瞒,昨日夜里,我梦到药师佛脚踏莲花,慈悲降临。”她话音尚未落下,一名香客突然伸手指向香炉,满脸惊惶地尖叫起来:“快看呐,青烟竞化作了药师大士的模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