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2 / 4)
众人赶忙仰头望去,但见南海鲸油燃烧所产生的青烟,与流云炭升腾的雾气相互交织,在那弥漫的硫磺粉尘之中,竞渐渐凝出一尊半人来高的药师佛虚影就在此刻,一阵山风呼啸而过,将清音此前撒向古井的竹沥硫磺粉卷至半空,七彩晨露在光线的折射下,井口刹那间虹光冲霄,如梦似幻。“神迹啊!”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嗓子,刹那间,香客们如潮水般纷纷跪拜在地。而清音则悄然退至廊柱的阴影之中,目光微转,看到江映雪正屈膝扶起镇国公夫人,只听江映雪轻声说道:“祖母您瞧,这虹光正巧映照在《药师经》上呢,这莫不是菩萨显灵了?”
就在这时,王令仪适时地捧出银香丸,仪态优雅地说道:“这是慧音居士彻夜诵经祈福所制,据说具有辟邪安神的功效……”话还没说完,古井那边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梵音,原来是净心依照吩咐,躲在井中敲击铜钵。那声波阵阵,震得井水泛起层层涟漪,虹光随着波纹流转,恰似一枚枚神秘的佛印。
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山门外忽而传来一阵喧嚣。又有人慌慌张张地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放生池那边……池面上竟现出七彩虹桥!”众人听闻,赶忙涌向廊下。只见放生池的冰面上,袅袅青烟缓缓升腾,硫磺粉尘在晨光的映照下,折射出如梦如幻的虹彩。王令仪见状,适时地惊呼道:“诸位快看虹桥尽头!”众人定睛看去,只见清音前日埋在冰下的竹沥罐不知何时被水流冲开,硝石遇水产生的白雾,此刻正缓缓幻化成菩萨的虚影,慈悲庄严,栩栩如生。“阿弥陀佛。"慈航师太双手合掌,长声吟诵,“慧音居士五日前的预言,今日果然应验了。”
话音刚落,她身后的经幡竞无风自动,隐隐露出清音早先藏在夹层的磁石,却无人察觉。
“师父!出事了!"净尘惊慌失措的喊声骤然响起。众人闻声望去,只见小尼姑正搀扶着一位面色青紫的农妇。那农妇怀中紧紧抱着一个孩童,孩童嘴唇发绀,脖颈间缠着一根已然褪色的长命缕,气息微弱,令人揪心。
“求求师傅们救救我的孩儿!"妇人跪在地上,嘶声喊道。清音走过去,拨开孩童的嘴巴瞧了瞧,神色凝重道:“怕是误食了观音土。”
话落,她迅速取下腕间红绳,浸入茶汤之中。不经意间,她余光瞥见廊下闪过一抹黛色裙裾,心中了然,那是王令仪暗中安排的粮铺娘子。于是,她故意抬高声音说道:“快去取我匣中的那包茯苓粉来。”待秋棠匆匆捧着青瓷药罐赶来之时,清音已用银钗小心翼翼地撬开孩童牙关,将红参须混着陈皮末缓缓渡进其喉间。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孩童剧烈咳嗽起来,紧接着“哇"的一声,呕出一团黑乎乎的泥块。
“菩萨显灵啦!"粮铺娘子见状,“扑通"一声跪地高呼,惊得檐下灰鸽振翅高飞。
清音佯装惶恐,微微后退,后腰不慎撞上经案,袖中早已备好的《地藏菩萨本愿经》顺势跌落展开。昨夜用明矾水誉写的“慧音普渡"四字,遇热渐渐显形,在众人眼前清晰呈现。
“这……这分明是观音娘娘显灵啊!"一位年轻妇人抬手指着清音的额头,满脸惊愕地说道,“我祖母供奉的菩萨像,眉心便有这样一颗红宝,与这位姑娘竞如此相像!”
众人闻言纷纷朝着清音跪拜起来,口中念念有词。申时,暴雨如注,倾盆而下。
清音静静地伫立在滴水檐下,听秋棠低声禀报:“李婆子的侄儿方才派人来报,说是钦天监在正午时分观测到木星出现异动。”她神色未改,将暖炉递给一旁咳嗽的山栀,任由雨水打湿身上的缁衣。远处,法会主持正对着信众慷慨激昂地宣讲:“慧音居士早于三日前,便已预言今日会晴雨交替,此等神通,非凡人所能及…人群之中,忽有细碎的私语传来:“这位慧音居士,恐怕真是身负佛缘,得菩萨点化之人呐。”
香火缭绕间,有人对着清音的背影,虔诚地叩首礼拜,其腕间系着的,恰是槐花巷特有的靛青布条。
翌日,白云庵菩萨侍女点化众人之事,如一阵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盛京城。
城西状元楼内,人头攒动,喧嚣嘈杂。台上的说书先生猛地将醒木一拍,“啪”的一声脆响,惊得桌上茶盏里的茶沫飞溅,正落在一旁摊开的《药师佛显圣录》之上。
四周,身着短打的脚夫们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围坐成圈,目光紧紧锁住说书先生那山羊须下开合的嘴唇。
只见说书先生刻意压低嗓子,神色庄重又透着神秘:“诸位,可要听好了!就说那白云庵的慧音居士,在前日的法会上,竞有人亲眼目睹菩萨于祥云之中现了真身呐!”
“哟,这我可得说道说道!"一位卖炊饼的妇人,奋力从人群中挤到前头,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地说道,“我二舅姥爷家的五闺女,就在那浆洗房当差呢。听她说呀,那慧音居士给的药膏,神效非凡,哪怕是抹在死人手上,都能让其回春转活!”
这时,角落里的货郎也按捺不住,提高了嗓音插嘴道:“前儿我路过甜水巷,你们猜怎么着?那赵娘子家瘫了整整三年的婆母,竟在得了慧音居士的指点后,奇迹般地能下地喂鸡啦!”
二楼雅间内,珠帘轻轻晃
↑返回顶部↑